小蜜蜂酿蜜,能否催生大产业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追求日益增长,蜜蜂养殖的规模和市场在不断的壮大和发展。这不仅为当地养殖户带来了收入,也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增长。
在宝鸡,一场以“小蜜蜂,大产业”为主题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客商和游客。他们不仅目睹了宝鸡蜜源植物的丰茂,还鉴赏了宝鸡蜂蜜的品质。这种和谐相处的自然生态魅力,正是宝鸡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建设绿色、生态特色农业的重大发展战略。
中国是世界上蜂蜜产量最高的国家,湖北省一直占据着蜂蜜大省的地位。近年来,因为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蜂产品年产值已达50亿元,远期销售额保守估计在300亿元左右。这表明,蜂产品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琼中县的实践案例年份 | 养蜂规模 | 年收入 |
---|---|---|
2016年 | 4000箱 | 近百万元 |
2023年 | 预计扩大20倍 | 目标突破亿元 |
琼中县蜂蜜产品在市场上展现出惊人的竞争力,蜂农、政府管理部门和业内人士对养蜂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只是,他们也意识到养蜂业在大发展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如蜂农技术缺乏、专业配套服务不足等。
蜜蜂养殖的未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琼中县政府已将蜂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并提出扩大养蜂规模的目标。同时,企业界也在积极行动,编写国内首个野蜂蜜产品的标准,以期推动蜂产品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正是因为小蜜蜂酿蜜,能否催生大产业?中所呈现的问题/现象,才促使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蜜蜂酿蜜,催生绿色产业新风口这一领域。
自2016年起,宝鸡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蜂业发展纳入县域经济规划,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蜂业成为当地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新途径,也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和平镇新安三村,蜂业的发展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今年,该村被县里定为发展蜂业示范村之一,每户扶持6箱蜂种,引导群众发展蜂业。全村13户中有10户饲养蜜蜂。由于新安三村周围蜜源繁多,自3月底蜜蜂进村到现在,每户摇蜜3次左右,获得1000元到2000元不等的收入。全村养蜂户上半年单养蜂一项,就使全村收入了15950多元,人均增收210元。
王旗镇陈庄村依托自然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小蜜蜂”拉动“大产业”的发展之路。该村在“土”上下功夫、在“特”上做文章,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求发展。琼中县委书记董宪宗表示,发展蜂业与琼中山区县的生态功能定位相协调,蜂业是林下经济,无需向生态环境要半亩地,相反还会对生态环境有促进作用。
为了解决琼中蜂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强蜂农技术培训,提高蜂农饲养、加工等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引进专业配套服务,为蜂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此外,琼中蜂业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采取小作坊式的现场摇蜜销售模式,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在琼中,蜂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体验养蜂过程,品尝琼中蜂蜜,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琼中的蜂业发展,为当地村民带来了甜蜜生活,也为县域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因为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蜂业市场潜力巨大。琼中县将继续加大对蜂业的扶持力度,推动蜂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让“小蜜蜂”为更多村民酿出甜蜜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