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雏鹅冬季易患呼吸道疾病,影响生长发育

消化不良2周龄以下的雏鹅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消化机能较弱,如果饲喂管理不当,易引起消化不良。如雏鹅出壳不久就饲喂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突然改变饲料配方和饲喂量,饲料中没有细沙粒而使肌胃的消化机能较差。另外,天气突变等因素也容易导致该病发生。

雏鹅冬季易患呼吸道疾病,影响生长发育

防治:雏鹅饲料应营养全面、易于消化,无腐败变质现象,最好现配现喂,不喂隔夜料。饲喂要定时定量。育雏期前7天,用适量温水拌料。5日龄后,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细沙。对已经发病的雏鹅,可喂酵母片或乳酶生,每次每只鹅0.2克,拌料喂给,连用2天;对出现腹泻症状的雏鹅,可在饲料中加入2%的木炭屑,连用2天即愈。

一般症状:病雏鹅精神委顿,食欲不振,雏鹅挤堆,流鼻涕,呼吸困难并摇头,甩头时鼻涕黏附在羽毛上,羽毛会污秽、潮湿、蓬乱,病程为3~5天,死亡前严重下痢。

防治:对1月龄以内的雏鹅注意保暖,科学饲养管理。该病多发地区可以注射鹅流感灭活苗进行预防。给病雏鹅肌肉注射青霉素、口服磺胺嘧啶片疗效较好,同时注意防寒保暖,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症状:病雏鹅精神不振,低头闭目,羽毛无光泽,两翅下垂,食欲减退或废绝,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呈淡绿色或白色,有时带有泡沫或黏液,有酸臭味,肛门周围污秽、黏结,病雏生长发育不良。

症状 防治措施
精神不振,食欲减退 保持适宜温度,改善饲养环境
流鼻涕,呼吸困难 使用抗生素,注意保暖
腹泻,粪便异常 调整饲料,补充益生菌

鹅舍内的温度包括气温和自产体温热,鹅群过挤,所散发的温度聚集,无法流通透气,会使整个栏内的温度、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增加,鹅易患呼吸道疾病。夏季冬季气温变化大,鹅易受热应激或冷应激影响,降低机体抵抗力,阻碍生长发育。放牧卫生雏鹅群放牧应选择阳光温和、地面干燥,无风或少风的中午和下午放牧。

若育雏舍温度高,雏鹅体内的热量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此时雏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发生烦躁,生长发育缓慢,易患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升高。如果雏鹅不能及时供给饮水,1天多就会脱水,使粘膜干裂,引起呼吸道疾病,长期干燥会抑制绒毛生长。

雏鹅的质量优劣,对雏鹅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湿度过大,温度低,小鹅易患呼吸道疾病和腹泻;湿度过大,温度偏高,小鹅易出汗,食欲减少,抗病力降低。第一次饮用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先将雏鹅嘴浸入水中,使之自饮3-5分钟,以满足其对水分的需要,刺激食欲,促进胎粪排出,这对雏鹅以后的发育是有利的。

症状:该病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3种病型。最急性型: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急性型:多发生于1~2周龄的雏鹅,病雏鹅精神委顿,废食,严重下痢,排黄白或黄绿色水便,病程多为1~2天,死前出现神经症状。亚急性型:多发生于2周龄以上的鹅群,病雏鹅精神差、不吃、排水便,部分鹅会自愈。

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或将通气孔打开,但不应使空气直接吹到雏鹅身上,尤其是冬季。严重阻碍雏鹅的生长发育。

小鹅瘟小鹅瘟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鹅表现为精神委顿、废食、下痢以及肛门失禁等症状。此病一般在雏鹅出壳3~5天发生,可蔓延全群,1月龄以后的鹅一般不会发生。典型的病理变化为小肠形成栓子,严重者可堵塞肠道。

保温保湿:如果温度偏高,雏鹅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温度偏低,易引起雏鹅感冒、消化不良乃至挤伤压死。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及出栏率,因此育雏阶段是养好鹅的主要阶段. 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有利于雏鹅的生长发育,一般每平方米养鹅: l一5日龄25只、 6 —10日龄15—20只、 11一15日龄12一15只、 15日龄后8 ~lO只.

r郑福臣许英民r:160160160:C160160160:16731085201503000602r在农村养鹅中,有时育雏条件差,用的是旧房舍、仓库略加修理作为育雏舍,不保温,饲料配合不合理,密度大,不通

养殖雏鹅对温度有什么要求由于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温度对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超过35℃,雏鹅出现张口喘气,尖叫出汗,突遇凉风,易患感冒。

如湿度过高,病原微生物容易生存、繁殖,导致垫料出现霉菌,雏鹅易发白痢、球虫病、曲霉菌病和大肠杆菌病等多种疾病;湿度过低,舍内干燥,会加快雏鹅体内水分散失,绒毛发脆,脚趾干瘪,且雏鹅易患呼吸道疾病....鹅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内的饲养阶段,此时饲养环境调控是雏鹅饲养管理的工作重点,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生产性能.

正是因为雏鹅冬季易患呼吸道疾病,影响生长发育。中所呈现的问题/现象,才促使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冬季雏鹅呼吸道疾病防治策略研究这一领域。

在寒冷的冬季,雏鹅的呼吸道疾病成为养殖户心中的隐忧。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雏鹅消化不良案例分析
雏鹅冬季易患呼吸道疾病,影响生长发育
雏鹅呼吸道疾病防控措施

在另一个养殖场,雏鹅生长不良的问题引起了关注。调查发现,由于育雏舍湿度过大,温度偏低,导致雏鹅食欲减退,抗病力下降。为此,养殖户采取了以下措施:改善通风条件,降低育雏舍湿度;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营养;同时加强雏鹅的保暖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雏鹅的生长状况明显改善。

小鹅瘟预防与治疗

小鹅瘟是雏鹅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在某养殖场,通过疫苗接种和科学饲养管理,有效预防了小鹅瘟的发生。具体措施包括: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续接种两次小鹅瘟疫苗;加强雏鹅的饲养管理,确保饲料质量和环境卫生。

通过对冬季雏鹅呼吸道疾病防治策略的研究,我们了解到,科学饲养管理、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加强环境卫生和疾病预防是关键。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雏鹅健康问题,为养殖户提供更多实用的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4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