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成为农户致富新途径
在广袤的农村田野上,奶牛养殖正悄然成为一股致富的新潮流。不少农户通过这一途径,实现了经济收入的大幅提升,生活品质的显著改善。
养殖奶牛没经验,就跟养牛专业户学,不懂防疫技术,就请乡里畜牧站的专家来指导,凭着一股韧劲,谭卫清不但还上了借款,日子也越过越好。养殖奶牛带来的甜头,更加坚定了谭卫清壮大奶牛养殖的信心。
奶牛养殖合作社带领农户共走致富路。目前,奶牛养殖合作社由成立初的会员80户、奶牛220头发展到会员380户、奶牛2500头,有效地带动了奶牛养殖...
据了解,白音特拉村共有养殖户50多户,奶牛4700多头,通过发展科学养殖发展之路,让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为壮大奶牛养殖产业,白音特拉村 两委 ...
谭卫清家售出的鲜奶从不掺杂使假,一旦出现抗奶等不合格鲜奶时,他宁可倒掉,自己少挣,也不做有损诚信的事情。正因为这一点,他赢得了很多企业的信任。当伊利公司把一份三年的合同送到谭文清手里时,周围人才明白,谭卫清的做法是有价值的。
奶牛养殖,如何实现规模化养殖2012年,全市推广“三进三退”畜牧养殖举措,鼓励养殖户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利用盐碱地、废弃地等建设规模养殖场,实现人畜分离。消息刚一传出,谭卫清就召集全家老少开了个家庭会,经过商议,这个计划全票通过。
说干就干,谭卫清跑贷款、做抵押,共筹集资金200万元。为确保工程质量,牛舍、榨奶厅每一处施工都亲自监督。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处占地500平方米的牛舍和450平方米的挤奶厅很快投入使用,养殖场的效益开始成倍增长。
为了积累经验,无论饲养还是繁育,谭卫清都自己干,有不懂的地方就请畜牧站的技术人员现场讲解。为了多掌握养殖技术,谭卫清经常从网上下载专家讲课视频,在全村率先大规模使用青贮饲喂奶牛,因此他家的奶牛不但产奶多,而且牛奶品质好。
近年来,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牢牢把握结构调整主线,依托交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饲草饲料优势以及农民的传统养殖优势,引导农民发展奶牛养殖业,奶牛养殖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年份 | 奶牛存栏量 | 年产值 |
---|---|---|
2016 | 1000头 | 50万元 |
2018 | 2000头 | 100万元 |
2020 | 3000头 | 150万元 |
对奶牛养殖成为农户致富新途径。有了初步认识后,再研究一下奶牛养殖:农户增收新引擎。
合作社引领,共奔致富路初中毕业后,谭卫清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为了过上好日子,他拿出省吃俭用的存款,向亲属借了一些资金,购置了10头奶牛,开始了奶牛养殖。虽然遭到了周围人的质疑,但谭卫清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奶联社模式依托创新的奶牛养殖集成技术,利用技术和资金整合优势,实现奶牛养殖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提高我国奶牛科学养殖水平,对促进奶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公司加农户,致富主要方式马庄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奶牛养殖模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农民可以享受到公司带来的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实现共同发展。
2014年,谭卫清将原有的标准化牛舍扩大到2000平方米,挤奶厅增到450平方米。奶牛存栏达到现在的280头,年产值超过50万元,实现了规模化养殖、标准化榨乳的要求。
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骆慧娟、肖娟、井亮等人回乡投资奶牛养殖,新建牛舍,购进奶牛,日产鲜奶300余公斤,每天能收入400多元。他们的成功案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发展近年来,化德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优化绿色有机农牧业,不断壮大养殖合作社,推动当地奶牛养殖业提档升级。
目前,巨兴奶牛养殖业已经成为巨兴村新农村建设的致富助推器和产业新引擎。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加强良种奶牛品种推广、防病治病、饲养管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能力。
调整结构,发展新途径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