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獭兔养殖作为脱贫增收产业,助力农民增收
石龙镇慈云村是省定贫困村,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将獭兔养殖作为该村贫困户脱贫增收产业。2019年8月9日,综合资讯农业资讯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第9...结合个人养兔经历,他向村里乡亲们讲述自己在肉兔养殖创业路上的心路历程和战胜一个个困难的真实故事,动员大家一起通过养獭兔致富,带动6户贫...
上一页下一页文章关键词:宝丰县獭兔养殖项目到户增收脱贫责编:张静洁。今年以来,宝丰县周庄镇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通过产业扶...
兔产业作为我国草食畜牧业中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数据显示,和田县农...
本报讯12月21日,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为了支持农民脱贫致富,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獭兔养殖岗位团队成员先后多次赴繁峙县进行兔业调研...
獭兔养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特色产业。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3、《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
实现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主导产业之一。2018年以来,和田地区吸引15家大型兔养殖企业在各县市落地,养兔品种包括家兔、獭兔、长毛兔等。原标题:新...
”该县特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贾志鹏介绍,通过走访调研,决定选定养殖皮肉兼用型的獭兔作为突破口。.通过享受社保兜底、资金入股、公益性岗位...
走能人+贫困户发展之路,通过能人大户率先示范,全村又有11户贫困户准备发展獭兔养殖,实现产业脱贫。为降低獭兔养殖贫困户的市场风险,保证养殖见到效益,村上还与市兔业协会签订了獭兔保底销售合同,在随...
2019年10月11-12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和田地区行政公署联合主办,和田地区农业农村局和田地区兔业协会承办第九届中国兔业发展大会在古丝绸之路重镇、美玉之乡的新疆和田隆重召开。和田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艾则孜·木沙、国家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原总畜牧师王智才、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
”和田地区和田县种兔养殖基地今年4月建成,目前种兔存栏量已超过4万只,预计今年底将达20万只,带动周边2000多户农牧民年底实现稳定脱贫。和田地区政府部门规划,未来将进一步扩大饲草料种植基地,引进兔毛深加工企业,建设全产业链,提高兔产品收益,增加就业岗位,引导兔产业更好地助力和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
今年以来,阆中市石龙镇从本镇实际出发,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按照“合作社+贫困户”“能人+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对贫困户进行“产业”扶贫和“智力”扶贫,通过半年来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扶贫成效。
“协会+贫困户”。对那些养殖热情高、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贫困户,采用“协会+贫困户”发展模式。阆中市兔业协会对贫困户从修建兔圈、购买种兔、培训技术、上门指导、收购成品獭兔等方面全程参与,全程跟踪服务指导。协会除定期举办獭兔养殖技术培训外,还选派专业技术员定时与不定时面对面指导养殖贫困户圈舍消毒、饲养管理、防疫配种、母兔产仔等各个环节,有效解决养殖贫困户缺技术、不懂管理的问题。为降低獭兔养殖贫困户的市场风险,保证养殖贫困户见到效益,村上还与阆中市兔业协会签订了獭兔保底销售合同,在随行就市的基础上,按最低价每斤不少于10元价格进行收购成品獭兔,从而让贫困户养得放心,有赚头,增强其增收脱贫的信心。目前,全村有22户贫困户与兔业协会联姻,实行“产—供—销”全方位对接。截止目前,协会已开展獭兔养殖技术培训150余人次,上门技术指导300余次,收购成品獭兔400余只。该村有10多户贫困农户已感受到“协会+贫困户”带来的甜头,赚到了养殖獭兔的第一桶金。
“能人+贫困户”。对那些没文化、缺技术,或养殖热情不高、徘徊观望的贫困户,该镇实施多户合养,走“能人+贫困户”发展之路。将上述贫困户的獭兔委托给“能人”代养,签订委托代养合同,按委托代养獭兔资金总额的10%给贫困户年度分红。该村村主任杨治培,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代养了2户贫困户獭兔8组,40只,目前已存栏獭兔300多只,不少贫困户都到他这参观学习,他也毫无保留向他们传授技术。看到杨治培养殖獭兔见了成效,有的贫困户心动了,也准备养殖獭兔。通过能人大户率先示范,现在,全村又有11户贫困户准备发展獭兔养殖,实现产业脱贫。
年份 | 政策 | 目标 |
---|---|---|
2009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
2018 | 实现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主导产业之一 | 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牧民增收 |
2019 |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獭兔养殖岗位团队成员多次赴繁峙县进行兔业调研、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 | 支持农民脱贫致富 |
我国将獭兔养殖作为脱贫增收产业,助力农民增收。的内容告一段落,接下来是獭兔养殖:农民脱贫增收新路径。
在浙江省慈云村,曾经是一片贫困的土地。只是,自2019年以来,这里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得益于獭兔养殖的兴起。
产业扶贫:从零到一的突破为保障养殖成功,石龙镇与当地兔业协会合作,为贫困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协会负责修建兔圈、购买种兔、技术培训等,并定期举办獭兔养殖技术培训,派专业技术员进行上门指导。同时,协会还与养殖户签订保底销售合同,确保养殖户收益。
能人带动:激发贫困农户的养殖热情对于没有养殖经验或养殖热情不高的贫困户,石龙镇采取“能人+贫困户”的模式,将獭兔委托给有经验的养殖户代养,贫困户则享受分红。这种模式激发了贫困农户的养殖热情,使他们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成效显著:养殖户实现稳定增收通过半年多的实践,石龙镇慈云村的獭兔养殖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贫困户通过养殖獭兔实现了稳定增收,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如今,这里已成为当地扶贫产业发展的典范。
未来展望:打造獭兔养殖产业链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石龙镇将继续扩大獭兔养殖规模,并逐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未来,这里将形成一个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獭兔产业,为更多贫困农户提供致富机会。
慈云村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獭兔养殖作为一种短、平、快的特色产业,在扶贫工作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让更多贫困农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