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意外,村民养起千亩青虾
邢爱华向记者透露,青虾市场一直需求旺盛,目前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销售不成问题。
原本水草市场饱和,价格大跌,邢爱华灵机一动,决定在水草丰富、水质优良的池塘里大规模养殖青虾。他说:“做就要做到最好,我特地聘请了一位青虾养殖技术员,用鸽子粪等有机肥料滋养水体,用专用饲料饲养青虾,青虾长得又肥又美。”
在养殖水草的基础上,邢爱华还引入了从溧阳引进的青虾,初衷只是“玩玩”,没想到却增加了收入。
“养青虾一亩地大概有三四千元的利润,大家都看在眼里的,比简单的出租土地收入高出很多。”邢爱华表示,因为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他们决定成立水产养殖合作社,目前已有十几家农户加入,养青虾的面积也从五六百亩 到一千多亩。
邢爱华原本租用村民的土地,每亩租金800元,但因为青虾养殖效益的凸显,许多村民纷纷找到他,表示也想加入养殖青虾的行列。
目前,全镇青虾养殖面积已达6.5万亩,产值达6.5亿元,建立了2个万亩和15个千亩以上青虾养殖示范基地,从事规模养殖的农户超过960户。
年份 | 青虾养殖面积 | 产值 | 农户数量 |
---|---|---|---|
至今 | 6.5万 | 6.5 | 960+ |
34岁的陈飞曾是宁波的打工族,2012年回到家乡贵池区秋江街道高脊岭社区,承包水塘养青虾。他在东至县漕东村千亩农业综合体项目,400亩荷花与青虾共作,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从城市到乡村,从研究所到田间地头,陈飞始终扎根荷花虾养殖基地,探索小龙虾养殖新模式,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养青虾的兴起,是否会影响到销路?2013年,我们村的村民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在滨州市博兴县,乔庄镇以养殖南美白对虾闻名,而吕艺镇则拥有千亩林场这一令人赞叹的景观。
为了帮助村民拓宽销路,红旗村建立了小龙虾种苗培育基地,集中销售,解决后顾之忧。近年来,红旗村积极探索稻虾共作综合种养模式,为农业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性路径。
邢爱华来自高淳,原本想养水草,却不经意间养起了青虾。他说:“没想到,养殖青虾的效益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如今杭村有了一千多亩的青虾养殖基地,应该是目前南京市最大的。”
去年,一位高淳人来到这里扭转了数百亩农田,准备用来养殖水草卖给高淳的蟹塘,却不经意间养起了青虾。
对江苏如何以试点工作为契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探索江苏特色的地理标志品牌培育保护新路径至关重要。
工作队坚持物质与精神双管齐下,创造性实施以德扶贫新路径,通过扶德、扶志、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关于一次意外,村民养起千亩青虾,探索致富新路径。的部分结束了,现在聚焦于千亩青虾养殖,村民致富新篇章。
邢爱华的青虾养殖之路邢爱华,一位有着远大抱负的村民,他看中了青虾市场巨大的潜力,决定投身其中。在高淳地区,青虾的需求一直旺盛,但供应却相对不足。邢爱华看准了这个时机,他决定在自己的水草塘里大规模养殖青虾。
邢爱华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虽然青虾养殖前景广阔,但我们也要面对市场波动和技术更新的挑战。我们要不断创新,提高养殖技术,确保青虾的品质和产量,让合作社的成员们都能从中受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