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扁豆种植需掌握适宜土壤、水分、光照等条件

我们在种植好扁豆之后,并不是没有任何事情了。接下来,如何更好地进行管理呢?下面,一起学习一下扁豆种植技术。

扁豆种植需掌握适宜土壤、水分、光照等条件
土壤选择

扁豆对土壤适应性广,而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

土壤类型 适应性 原因
沙质壤土 良好 排水性好,肥力适宜
壤土 良好 肥力适宜,透气性好
黏重土壤 一般 需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排水性
水分管理

扁豆对水分要求不严格,成株抗旱力极强。

光照条件

扁豆属于短日照植物,但仍有一些品种对光的周期不是很敏感。在南北地区都可以种植。

定植与覆盖

为争取扁豆早上市,要适时定植。定植密度按行距1.6米,株距0.5--0.8米配置。在2月中旬定植的扁豆,采用10米宽的双层大棚,加小拱棚三层覆盖保温。若温度较低时,夜间在小拱棚上覆盖草帘保温。3月中旬移栽定植的扁豆,采用4米宽的中棚加小拱棚覆盖保温。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 植株耐温性

扁豆定植后,小拱棚内温度保持在20--30℃,但不能超过35℃。

多层覆盖栽培的扁豆在春季要及时分次揭膜撤棚。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回升时揭小棚;5月上、中旬第一批扁豆采收时揭中棚或双层大棚膜。

由于水分对扁豆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苗期水分供应不足其生长缓慢,早苗达不到早发的要求;开花结荚期若水分供应不足,影响其开花结荚,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在土壤墒情差,植株叶片中午萎蔫时要注意补水,以保证扁豆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对于黏重土壤,种植马铃薯宜起高垄,有利于水分的排除,同时适当浅播,有利于出苗。

发棵期则以促进茎叶快速生长,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光合产物合成,为薯块生长发育奠定良好基础为主。

促进薯块萌发出短而壮的芽苗是保证植株旺盛生长,进而高产的先决条件。

根据具体种植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品种,以确保高产和优质的收获。

土壤应富含有机质,具有适宜的酸碱度,以促进蔬菜的健康生长。

还需要考虑种子的适应性,例如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水分需求等。

扁豆种植技术要点

进入结荚盛期,剪去下部老枝老叶和荚少的侧枝,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整枝摘心 搭架引蔓

移栽定植后的扁豆子蔓长至40--50cm时,要及时搭“人”字架引蔓上架。

多层覆盖栽培的扁豆,因其播种早,生育期长,枝叶易徒长,应及时打顶摘心。

刚才提到扁豆种植需掌握适宜土壤、水分、光照等条件,确保高产优质。,下面来说说扁豆种植:因地制宜,高效益模式探析。

成功种植扁豆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这里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详细解析如何高效益地种植扁豆。

在四川省眉山市的刘先生,是一位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农户。他深知扁豆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偏好排水良好且肥沃的砂质壤土。因此,他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了改良,增加了有机肥料,确保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水分管理上,刘先生根据扁豆的耐旱性,采用了滴灌技术,既保证了植物所需的水分,又避免了水分过量导致的病害。

扁豆种植需掌握适宜土壤、水分、光照等条件
温度控制与揭膜撤棚 科学施肥与病虫害防治

在施肥方面,刘先生根据扁豆的生长需求,科学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并适时追肥,确保了扁豆的营养需求。同时,他还注重病虫害的防治,定期检查植株,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了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通过刘先生的实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因地制宜地种植扁豆,不仅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还能为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未来,因为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推广,扁豆种植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3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