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后备种鹅饲养管理技术,关注种鹅繁殖性能提升

选留鹅种

后备种鹅的生长速度虽然显著变慢,但仍处于生长发育和长毛换羽时期,需要有一定的营养物质满足其需要,所以不能过早的粗饲,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舍饲至第二次换羽完毕,才由精料逐步过渡到粗料转入粗饲期,饲养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后备种鹅饲养管理技术,关注种鹅繁殖性能提升
做好后备种鹅的选育、产蛋期与休产期、公鹅饲养管理
阶段 管理要点
早期 对刚选留的种鹅要调教使之合群,并以舍饲为主结合放牧,根据放牧场草质优劣状况和鹅群的膘情,每日补料50~100克,公鹅补料量应多些,饲料以配合料为主,青料作补充。
中期 以放牧为主,进入全舍饲期则要以粗饲料为主,每日喂三次,定时不定量。饲料主要是瘪谷、谷糠、米糠、麸皮、玉米秸粉、黄豆叶粉、甜菜叶粉、葵花盘粉、树叶粉及玉面、稗籽、杂草籽等,混合后用水泡软喂饲。种公鹅一般到140日龄左右时再开始粗饲。
后期 逐渐增加精料,减少粗料,每日喂精2~3次,做到饲料搭配多样化,并注意补充矿物质、维生素饲料让鹅自由采食,促使母鹅快产蛋多产蛋。
精心管理

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根据四川白鹅开产期为200~240日龄的特点,冬春季节种鹅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因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鹅业已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母鹅开产前1个月进行小鹅瘟预防接种,并注意搞好种鹅的日常防病工作。

选择种鹅除了考虑到市场需求外,还要考虑繁殖性能和适应性。选留体质健康、发育正常、繁殖性状突出的,符合本品种特征的个体。挑选体格健壮、精液品质好、无杂毛的公鹅留种。

4月龄以前的后备鹅要给足全价饲料。有放牧条件的,充分放牧之后也要酌情补喂精料;在舍饲条件下,要保证充足的青绿饲料,以满足鹅的营养需求。

后期应实行限制饲养,其目的有四:一是控制后备鹅体重的增长速度,防止体重过大,使之具有适合限饲生产的技术;二是促进鹅的性成熟,提高繁殖性能;三是保证鹅的肉质,提高产品品质;四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饲养

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到以后种鹅的繁殖能力。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种鹅繁殖性能,是养鹅业的重要任务。

后备种鹅饲养管理技术,关注种鹅繁殖性能提升

在选育过程中,应选择生长发育良好、符合品种特征的健壮公母仔鹅作为种用。对于杂毛色、扁头、歪尾、垂翅、跛脚、瞎眼、病弱的鹅,应严格淘汰,确保种鹅品质。

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根据四川白鹅开产期为200至240日龄的特点,冬春季节种鹅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选择优良种鹅:选择种鹅时,不仅要考虑市场需求,还要考虑繁殖性能和适应性。选留体质健康、发育正常、繁殖性状突出的个体。

加强后备鹅的培育:4月龄以前的后备鹅要给足全价饲料。有放牧条件的,充分放牧后也要酌情补喂精料。

育肥鹅的目的是短时间内育肥,在第二次蜕皮前屠宰上市;而储备鹅的目的在于提高育种价值,通过合理的饲养控制其生长,加强饲养管理,促进生殖系统的发育。

早期:对刚选留的种鹅进行调教,使之合群,以舍饲为主结合放牧,根据放牧场草质优劣状况和鹅群的膘情,每日补料50~100克。

中期:以放牧为主,进入全舍饲期则要以粗饲料为主,每日喂三次,定时不定量。

后期:逐渐增加精料,减少粗料,每日喂2~3次,做到饲料搭配多样化,并注意补充矿物质、维生素饲料,让鹅自由采食,促使母鹅快产蛋、多产蛋。

鹅舍应宽敞明亮,每天清洗食槽、水槽以及更换垫料,保持垫草和舍内干燥。保持鹅舍安静、卫生、环境良好,严防阴冷潮湿,特别要注意鹅舍冬季保温。母鹅开产前1个月进行小鹅瘟预防接种,并注意搞好种鹅的日常防病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3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