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雏鸭养殖管理技术,关注雏鸭生长发育

温度,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自然现象,对于麻鸭雏鸭的生长发育以及成活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小雏鸭由于绒毛稀少,自身发育还未完善,抵抗力较弱。因此,养殖户们需要根据小鸭子在平坦环境中的表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雏鸭养殖管理技术,关注雏鸭生长发育
温度与雏鸭培育

温度是培育雏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只有温度适宜,雏鸭的体热消耗少,生长发育快,成活率才高。因此,精心饲养和管理是提高育雏率的关键。

近些年来,农村养殖业越来越发达,尤其是养殖鸭子。只是,因为现代化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户面临着诸多问题,技术的缺乏成为了横在养殖户面前的巨大困难。本文将就鸭子的养育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介绍,以供从事养鸭业的朋友们参考。

雏鸭的饲养与管理

小鸭10日龄前每天喂食6~7次,10日龄后逐渐减少到4~5次。喂料后最好检查一次鸭的食道,看是否吃饱,把没有吃饱的小鸭拣出补喂一次,以避免鸭群长得大小不一致。雏鸭的饲料里应多加活食,如鳝鱼、螺蛳、蟛蜞等,可以切碎、捣碎后拌和在饲料里喂给。要注意保持鸭舍和垫草的干燥、清洁。

养鸭以放牧为主,鸭子经常流动,可建简易棚舍。鸭舍外要有水面,以便使鸭下水活动。地面铺以清洁垫草。准备必要的养鸭用具,如小船、赶鸭竿、马灯、喂料用的塑料布、木盆等。

好饲养的麻鸭营养价值丰富,市场需求大,养殖前景较可观。但饲养麻鸭的话,我们要注意雏鸭的管理事项,具体如何做?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麻鸭雏鸭饲养管理要点。

生长温度 温度对于麻鸭雏鸭的生长发育以及成活率有非常大的影响,小雏鸭因为绒毛稀少,自身发育也还未完善,因此抵抗能力较差。
饲养管理 为了保证其健康生长,提高成活率,对于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特别精心,倍加关爱。
饲喂 一般雏鸭出壳后24~26小时,在开食前先开水,开水后必须及时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和卵黄吸收,促使胎粪排泄和生长发育。

喂好管好雏鸭主要通过自温育雏,一般养小鸡的保温用具也可以应用。雏鸭出壳后14到24小时开食。喂食前有的群众经验是先把雏鸭放在竹筐内,轻轻按入水面,让鸭脚浸入水中,雏鸭受到水的刺激,会变得活跃起来,一面饮水一面活动,使生理上处于兴奋状态,然后喂以煮熟泡洗过的糙米饭或碎米粒。以后每次喂料都要先让鸭下水活动,这样可以促进鸭的新陈代谢。

因为放牧的开始,就要注意鸭群的调教,把鸭群逐渐驯化成能听从人的诱喊声而行动的习惯。小鸭放牧时要了解牧场情况,不能在刚施过农药、化肥和有腐败动物的地点放牧。炎热季节的中午,要注意避暑,雷雨来前也要把小鸭赶回。同时要根据自然饲料多少以及小鸭采食情况,每天放牧回来,适当地补喂一些饲料。

雏鸭养殖管理技术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养殖户们不断学习和实践。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共同提高雏鸭的成活率,为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雏鸭养殖管理技术,关注雏鸭生长发育

合理安排放牧时间及地点 小雏鸭5日龄后可开始下水活动,10~12日龄后可开始放牧。放牧地点宜选择近处、清洁的水域,因为鸭子逐渐长大,可逐渐增加放牧地点距离。放牧时,注意掌握鸭子习性,确保鸭群安全,防止走散。

科学育雏,提高成活率 小雏鸭从出壳到30日龄称为雏鸭,其中又分为幼雏期与中雏期。幼雏期是指从孵化到21日龄的鸭子,是整个养鸭生产中最关键的一个时期。在此期间,雏鸭体质较弱,不能调节自身体温,对温度较为敏感。因此,养殖户在育雏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控制温度,确保雏鸭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生长发育。

5. 合理用药,预防疾病的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3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