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冬季肉鸭养殖面临低温、高湿等挑战

因为冬天脚步的临近,肉鸭养殖者们面临着低温、高湿等严峻挑战。如何在这恶劣的环境下养出健壮的肉鸭,成为每个养殖户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深入解析冬季肉鸭养殖技术,助您应对挑战,实现高效养殖。

冬季肉鸭养殖面临低温、高湿等挑战
一、适宜冬养的肉鸭品种

适宜冬季养殖的肉鸭品种有樱挑谷鸭、康贝尔鸭、北京鸭、高邮鸭、狄高鸭、上海白鸭等。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适合冬季养殖。

传统的地面养殖肉鸭,鸭粪便会漏在地面上。虽然地面距离垫网有50-60 cm,但在炎热的夏季,不能及时清理的鸭粪便与网上跑冒漏出的饮用水,在高温高湿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氨气、甲烷和硫化氢等有害的刺激性气体,对肉鸭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采用通风网上养殖肉鸭,可以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降低养殖成本。

挑战 对策
低温环境对肉鸭生长影响大 保持鸭舍温度在18℃~20℃,适当增加垫料厚度,确保保暖。
肉鸭体重下降、出现问题 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能量饲料比例,提高饲料利用率。
鸭疫病防控难度大 加强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免疫接种,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四、幼雏培育与育肥管理

鸭45~60天时育肥最适宜。自配料参考配方,前期:玉米35%、面粉26.5%、米糠30%、炒黄豆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后期:玉米35%、面粉30%、米糠25%、高梁6.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育肥方式有自食育肥和填喂育肥。

舍饲育成适用于樱挑谷鸭、北京鸭、狄高鸭等白羽型品种。圈舍内用竹条搭制60厘米分格鸭栏,每格5平方米,养鸭20~30只。放牧育成适用于高邮鸭、建昌鸭等麻鸭品种。每天上、下午各放牧1次,上午在11时前,下午在16时前,每次放牧归来,应根据觅食情况再补饲全价配合饲料。

冬季天寒地冻,养殖困难,肉鸭养殖户发明了冬季大棚季节养鸭。要想降低冬季肉鸭养殖成本,减少肉鸭疾病,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加强大棚保温措施,确保舍内温度适宜。

合理调控饲料配方,保证肉鸭营养需求。

加强疫病防控,降低发病率。

冬季肉鸭养殖面临低温、高湿等挑战
通风与养殖环境: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湿度

在冬季养殖肉鸭时,通风是关键。传统的地面养殖方式容易导致鸭粪与饮用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产生有害气体,影响肉鸭健康。因此,采用网上养殖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地面污染,同时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湿度。

育肥管理:科学配制饲料,控制生长速度

肉鸭的育肥管理同样重要。在育肥期间,应科学配制饲料,确保营养均衡。例如,在肉鸭45~60天时进行育肥最为适宜。饲料配方应考虑肉鸭的生长阶段,前期和后期的饲料成分有所不同。育肥方式主要有自食育肥和填喂育肥两种,养殖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保暖措施:确保肉鸭在低温环境下的舒适度

在冬季,保暖措施是确保肉鸭健康的关键。例如,在鸭舍向阳面可卷起1/3草帘,让阳光照射,提高舍内温度。同时,加强鸭舍的密封性,减少冷风侵入。此外,合理调整鸭舍内的温度和湿度,确保肉鸭在低温环境下的舒适度。

疫病防控:加强消毒,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冬季肉鸭养殖过程中,疫病防控至关重要。养殖户应定期对鸭舍进行消毒,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同时,加强疫苗接种,提高肉鸭的抗病能力。在疫病高发期,应密切关注鸭群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未来展望:技术创新助力肉鸭养殖产业升级

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肉鸭养殖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肉鸭养殖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如智能化养殖系统、生物技术在疫病防控中的应用等,有望进一步提高肉鸭养殖的效益和质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3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