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中,一株菊花绽放
美丽的深蓝色波斯菊花在黑色背景上绽放。 邀新首页视频素材星空蓝波斯菊盛开。美丽的深蓝色波斯菊花在黑色背景上绽放。 紫色波斯菊花瓣如同宇宙中的星星。
太空菊在南农大湖熟菊花基地绽放。新近,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迎来了太空菊钟山粉莲的绽放。
基地 | 品种 | 数量 | 时间 |
---|---|---|---|
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 | 太空菊钟山粉莲 | 400余个 | 近十年来 |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中文微博,2016年1月17日在空间站种下的百日菊开花了,这是首次在太空培育的花朵,这项实验将帮助NASA前往火星。
继大麦和生菜之后,宇航员们又开始在国际空间站种花了。据美国航天局日前报告,如果顺利明年1月份空间站上就会绽放百日菊。
国际空间站里的宇航员们成功培育出了人类在地球之外的第一朵花,娇艳的百日菊在太空中绽放,而这远不是结束。
其实在太空里培育植物并不新鲜,早在1996年,俄罗斯宇航员就在和平号空间站上种过小麦,2014年国际空间站开始种植了两批生菜,去年8月收获的第二批还让宇航员试吃过了,据说味道不错。
而培育百日菊,可不是单纯为了好看,更主要的是“帮助科学家了解植物如何在微重力环境下开花、生长”,因为它对环境、光线更敏感,生长周期更长。
根据计划,美国航空航天局今年还会给空间站送去供种植的中国大白菜和生菜种子,2018年还会尝试种植番茄。
一步步下去,未来人类在太空中将逐渐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给自足,而绿色植物也有利于环节宇航员的心理压力。
在太空中,一株菊花绽放,成为宇宙中的奇迹。的部分结束,接下来是太空种植菊花,引领未来农业新趋势。。
破冰之旅:首次太空菊绽放“太空育种就像开盲盒,这次盲盒开的还不错。”南京农业大学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副教授王海滨兴奋地说。这是国内菊花种质资源研发领域首次种植“太空菊”,标志着我国在太空农业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中特殊的真空、辐射、磁场等环境对种子进行“空间诱变”,以期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此次“太空菊”钟山粉莲的成功种植,离不开科研团队的辛勤付出。
据了解,钟山粉莲是南农大自主选育的园林小菊新品种,株型紧凑、抗性较强,花朵繁密、自然成球状,主要用于园林绿化。通过太空育种,钟山粉莲的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成为未来菊花产业发展的重要品种。
未来展望:太空农业的无限可能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太空农业逐渐成为农业领域的新宠。太空育种技术不仅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还能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保障生态平衡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太空农业的研究与应用,努力实现太空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空农业将为人类带来更多惊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