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萝卜栽培,需掌握土壤、温度、水分等管理要点
采用大棚温室栽培技术,填补了萝卜春季市场的供应,这段时期的萝卜价格较高,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益。春萝卜生长迅速,生长期短,浇水次数少不宜多追...
李先生在春季虽然是万物复苏的时候,但气温仍然不太稳定,如果想要种植春萝卜,就需要掌握好科学的栽培技术要点。第一次追肥后一直要保持土壤湿润,...
春季萝卜栽培要点概述栽培技术 | 关键要点 |
---|---|
整地做畦 | 选择土壤较为疏松的土地,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公斤、三元复合肥30公斤。 |
播后管理 | 播后4~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要及时分期分批破膜引苗,幼苗长至2~3叶期间苗。 |
病虫害防治 | 害虫主要是蚜虫、菜青虫,可用毗虫灵、杀虫素等农药防治。病害主要是霜霉病、黑腐病,可采取轮作和加强通风等措施进行预防。 |
适时收获 | 当肉质根直径达5厘米以上、重约0.5公斤时,即可分批收获上市。 |
春萝卜生长适温为12℃以上。生长前期的管理应以保温为主,适当提高棚内温度,促进莲座叶生长,遇强冷空气需加盖防寒物。生长后期气温回升时应及时通风降温,白天将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将棚内的温度控制在15℃左右,视天气情况逐步揭除小棚膜、大棚裙膜。4月中旬以后即可撤除棚膜,进行露地栽培。
萝卜茎直立,粗壮,圆柱形,中空,自基部分枝。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通常大头羽状分裂,被粗毛,侧裂片1~3对,边缘有锯齿或缺刻;茎中、上部叶长圆形至披针形,向上渐变小,不裂或稍分裂,不抱茎。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粉红色或白色。长角果,不开裂,近圆锥形,直或稍弯,种子间缢缩成串珠状,先端具长喙,喙长2、5~5厘米,果壁海绵质。种子1~6粒,红褐色或黄色,圆形,有细网纹。
目前适宜春季栽培的萝卜品种很多,以白玉春、春白玉、春萝卜9646和长春大根等较好。一般情况下,应在地表土壤温度达到10℃以上时播种。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栽培设施及选用的品种灵活掌握。
肉质根迅速膨大期至收获期间要供应充足的水分,此期间水分不足会造成肉质根糠心,味辣、纤维增多,一般每3~5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7叶期以后,白天开始通风换气,温度掌握在20~25℃,进入采收期后,宜实行较低温度管理。
隔10天后检查一次,如生长点仍然在生长,可进行第二次挖心。到收获前1个月左右,即萝卜长到0.75至1公斤时,进行第三次检查,如未把生长点挖净或有侧芽长出来,再进行一次补挖。挖心的主要目的是使萝卜不再长出新叶,并且能使萝卜不再长出新叶,并且能使萝卜保鲜3个月。如在春节前后出售,价格高,又能调剂市场余缺。
谈完春季萝卜栽培,需掌握土壤、温度、水分等管理要点。,我们再进一步讨论春季萝卜种植:因地制宜,科学管理。
播种后4至5天,萝卜即可出苗。此时,需及时破膜引苗,促进幼苗生长。播后20天左右,肉质根开始膨大。此时,应用泥块压住薄膜破口处,防止薄膜被顶起。春萝卜的生长适温为12℃以上。前期管理以保温为主,后期气温回升时需通风降温,确保适宜的生长环境。
整地做畦是种植胡萝卜的基础。选择适宜的土壤,确保胡萝卜丰产。胡萝卜是深根性蔬菜,对土壤要求较高。科属上属于伞形科,胡萝卜属。
病虫害防治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严格控制播种期,避免因低温条件下的先期抽薹现象。在大棚内栽培,播种期可提前至1月下旬至2月中旬;露地地膜覆盖栽培,播种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时采用穴播,每穴播1至2粒种子,亩播量为100至200克。
适时收获是提高产量的关键。白萝卜挖心能增产,抑制其过早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延长营养生长期。挖心后,萝卜的保鲜期可延长至3个月,适合春节前后出售。
选择土壤疏松的土地,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公斤、三元复合肥30公斤。整地前将肥料一次性施入,然后翻耕整地。畦面做成龟背形,畦高25至30厘米,宽1米,每畦种两行,株距为30厘米,行距为40厘米。
不论是采用大棚、小拱棚或风障等保护设施栽培春夏萝卜,还是露地栽培,皆需注意春季低温、后期温度升高、日照逐渐加长等因素,以免发生未熟抽薹现象。
萝卜肉质根生长盛期,对水分需求量增加,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直至收获。害虫主要有蚜虫、菜青虫,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黑腐病。可采取轮作、加强通风等措施进行预防,必要时使用农药。
采用大棚栽培的春萝卜,前期需高温管理以阻止春化,后期加强通风,促进根系膨大,延缓抽薹开花。肉质根迅速膨大期至收获期间,需供应充足的水分,确保品质。
田间管理是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春季栽培萝卜时,首选耐低温不易抽薹的品种。掌握萝卜高效栽培技术,对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萝卜作为根茎类蔬菜,具有多种菜用和药用价值。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春萝卜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还能为种植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