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饶平青梅大丰收,果农却因销路愁眉苦脸

在潮州市饶平县东山镇东明村后山的果园里,漫山遍野的青梅树上挂满果实。今年青梅大丰收,3亩多青梅树大概能为他带来1.7万元的收入。

饶平青梅大丰收,果农却因销路愁眉苦脸

人间最美四月天,又是青梅成熟时。陈宗强在青梅树下铺上薄网,抄起竹竿一阵猛敲,青梅如同雨落,尽收网里。

只是,与饶平县毗邻的福建诏安县,却是另一番景象。诏安县是“中国青梅之乡”,年产量5万吨,现有青梅加工企业100多家,年加工能力3万吨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青梅生产、加工和主要出口基地。

诏安县青梅加工企业正在经历“由外而内”和“由粗到精”的过程,加大了国内市场开发力度。而当地政府近年多次举办青梅上市现场协调会、订货会等活动,促成青梅加工企业与农户对接。

4月,正值青梅成熟季节,饶平县新圩镇2.1万亩迎来大丰收。只是,果农们却愁眉苦脸,原因是销路不畅,青梅价格低廉。

大部分客商比力谨慎,不会浮现大面积收购的局面,所以对待果农本年也是非常艰辛的一年,从市场的反应来看,基本上也是这样,果农应当会遇到销路难的问题。

年份 产量 收购价
2002 3.5万 1.2
2003 4万 1.1
2004 3.8万 1.3
2005 3.6万 1.2

为了拓宽青梅等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饶平县也有了新思路。从2014年底开始,新圩镇政府给予财政支持,鼓励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并重点用于引导回乡青年网络创业。

近半年里,一个名为“浓浓新意”的淘宝店开始崭露头角,让新圩焦柑、青梅、花蜜、饶平单枞茶等农家特产在网上热卖。

案例分析

新圩镇种植的逾万亩梅林,产量预计超过40万担。据当地农业部门不完全统计的数据,今年该县的青梅总产量将达到3.5万吨左右。

2002年,福建省永泰县青梅大获丰收,但由于大量青梅卖不出好价钱,辛苦了一年的果农不仅没赚到钱,而且就连买化肥和农药等成本钱也拿不回来。

面对青梅增产农户减收、销路有限等问题,饶平当地有关部门近年来费了不少心思。在新圩镇,文培洪上任镇委书记后做了一件事,就是扶持培育上规模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青梅等农产品的加工能力。

据了解,饶平新圩等青梅产区的青梅,绝大多数都是在本地进行粗加工,腌制成半成品后销往外地,由食品企业做进一步加工后上市,或远销日本等国家。

饶平青梅大丰收,果农却因销路愁眉苦脸

杨阿姨种植了约十亩的荔枝树,今年的荔枝也迎来了大丰收。只是,由于销路不畅,她愁眉不展。杨阿姨说:“今年大丰收,大丰产,往年万把斤,但今年却愁眉不展,因为销路难。”

果农们苦闷的神情,让记者有似曾相识之感。12年前的2003年4月,正是在饶平县新圩镇,羊城晚报独家报道了新圩果农将数千斤青梅阻堵省道的“新圩青梅事件”。当年的青梅行情低迷,收购价跌至百斤青梅仅30多元,果农却还被要求交12元的特产税,不堪重负的果农于是采取了过激手段。当地政府迅速处置事件,宣布取消当年的特产税征收。

供给不足面临停产。时下正是甘蔗的收获季节,饶平县三饶镇的蔗农黄伯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砍蔗工的紧缺,使其收成很难转化入自己的腰包。据了解,由于砍蔗工紧缺,蔗农的收成受到巨大影响。建厂至今40余年又是眼下粤东地区仅存的甘蔗榨糖糖厂——饶平县糖厂的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将面临停产的厄运。

“要让青梅在家门口直接提升附加值,而不仅仅是赚一点加工费。”在县、镇两级党政的引导与鼓励下,陈镇业动着心思要“做强做大”自己的加工厂了。据介绍,梅业公司今年将投资1000万元,投建两条青梅成品生产线,可深加工成话梅、梅肉、蜜饯等成品。目前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已建成,正在加装调试生产线设备。

连日的采访也给人带来新的思考:饶平县在培育青梅龙头企业等举措之外,是否还可以通过谋划注册有地域性的“集体商标”的方式,让当地青梅加工企业借此抱团出击,而避免零星品牌单打独斗、独木难支的困境呢?此后数年来,关于青梅丰收却价贱伤农的信息不时见诸报端。显然可见,青梅市场供大于求了,能否通过减少梅树产量、抬高梅价的手段来调控呢?对此问题农户们却连连摇头:一株梅树投资种养六七年才能开始产出,而青梅容易管理,即便不怎么料理也照样结果,砍掉太可惜了。更重要的是,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都盛产青梅,一地减产别处照样丰产,很难指望一个镇、一个县控制产量便能影响青梅市场。

眼看着要进入八月份了,好多地区的猕猴桃已成熟了,乃至有的迎来了大丰收,但是一般早早等待的采购商本年却从来了无音讯,大部分客商都比力谨慎...

我一般最先去电白茂名,第二是海陆丰饶平,因为他们一片片统一管理。采访中,记者在墟市收购点看到几辆外地籍的大货车,工人们正在将一袋袋包装好的新鲜青梅装载上车。收购点负责人说,这些青梅要运往广西。“今年广西那边因为青梅歉收,需求量很大。”该负责人语气带着些许庆幸,觉得算是解决了饶平青梅销路的燃眉之急。

据新圩镇镇委书记文培洪介绍,新圩种青梅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青梅市场行情很旺,最高价曾经每斤卖到8元左右。于是,农民群起效仿,大面积种植青梅。新圩镇是饶平最早种植青梅的镇,也是目前全县五个种植青梅专业镇中最大的产区。

只是,果农们的心情却和眼前的一筐筐青梅一样沉甸甸,乐不起来:因为,青梅价贱伤农的现象在许多青梅产区已持续多年。为何滞销问题一直存在?为何不能通过减产抬价等手段来调控?政府部门有何解决对策?5月10日已是青梅收成季节之末,羊城晚报记者走进饶平新圩、汤溪等镇,探寻青梅之出路。

销售渠道不通畅,造成青梅价格低贱,增产不能增收,果农苦不堪言。六七年前,永泰县的青梅价格卖到每公斤10多元钱,因此当地政府先后投入180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3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