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新疆七十八团蛇果种植基地,长势喜人

秋风送爽,走进新疆七十八团蛇果种植基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枝头上的蛇果挂满金黄,长势喜人,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空气中。

新疆七十八团蛇果种植基地,长势喜人
基地概况 具体数据
种植面积 超过万亩
种植品种 蛇果
技术应用 果形剂技术
经济效益 显著提升

近年来,78团党委高度重视特色果品基地建设,特别是蛇果基地的发展。经过与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专家的合作,历时三年的试验,蛇果生产技术获得了全面成功,为该团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78团蛇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果树长势旺盛,果实饱满,色泽诱人。据基地负责人介绍,今年蛇果产量预计将大幅增加,为当地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为了提高蛇果的品质,78团引进了先进的果形剂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喷施果形剂,使蛇果的形状更加美观,个头更大,口感更佳。目前,该技术已在该团全面推广,受到了广大果农的欢迎。

此外,78团还积极打造蛇果品牌,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伊帅”。通过品牌化运营,提升了蛇果的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发展蛇果产业的同时,78团还注重产业链的延伸,提高果品附加值。产业园引进了多家企业,如雪莲花生物科技产业基地股份有限公司、中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疆百果泉酒业有限等,共同推动蛇果产业的发展。

78团的蛇果种植基地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农民增收致富。未来,78团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蛇果的品质和产量,为农民创造更多福祉。

因为蛇果产业的不断发展,78团的农民朋友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们相信,在科技的支持下,蛇果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科技之光正照亮着丰收的希望。位于五十四团兴安镇的油莎豆种植基地,一台台收获机忙碌穿梭,一粒粒饱满的油莎豆破土而出,绘就了一幅热闹非凡的丰收图景。

尉迟是四师六十四团八连的一名职工,今年是她首次尝试种植生姜。在她的精心照料下,11亩地的生姜长势旺盛,平均单块重量超过1公斤。这一喜人的成果,让她对来年的生姜种植充满了期待。

新疆七十八团蛇果种植基地,长势喜人

在东风农场东风镇,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西梅特色种植产业蓬勃发展。这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也带来了生态效益的双丰收,为当地职工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自2007年以来,该团始终坚持建设林果业强团的战略思路,选择了适应本团气候的首红苹果作为主栽品种,加大了新建园的力度。如今,该团已拥有2万亩果园,成为当地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十四师二二四团七连中草药种植基地,绿油油的板蓝根与牛膝点缀于林下,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十师北屯市立足资源优势,通过“企业+种植户+基地”模式,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蛇果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打破旧的种植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找到了新的增收路子。

航拍五师八十一团万亩夏黑葡萄种植基地,一派生机盎然。一七〇团还与新疆农垦科学院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围绕产业链对关键技术进行集中攻关...

78团党委 与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系,由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在该团全面推广果形剂技术。蛇果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果品附加值,让职工们看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大家纷纷加入到新技术的应用队伍中。

一项项科技成果转化为提质增效的原生动力,一个个新型经营主体带领职工群众“抱团”闯市场,一批批绿色果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近年来,兵团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耕特色林果产业,产业链不断完善,林果业持续提质增效,职工群众通过发展特色林果走上了“绿色”致富之路。

红河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阿底坡人参果示范种植基地种植的3000多亩人参果挂满枝头,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走进迤萨镇阿底坡...

“蛇果”是首红苹果应用新技术——喷施果形剂的一种新产品,现正值蛇果果实膨大期,记者看见,蛇果的形状明显被拉长、五菱突出、个头比普通苹果增大了许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3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