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荔枝蝽危害严重,需加强防治

在我国南方的广大果园中,荔枝蝽是一个让果农头疼的“敌人”。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昆虫,却能在短时间内给果园带来严重的损失。那么,如何有效防治荔枝蝽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个秘密。

荔枝蝽危害严重,需加强防治
荔枝蝽的危害

荔枝蝽,又称荔枝椿象,是半翅目荔蝽科的一种昆虫。它主要危害荔枝和龙眼,也会侵扰其他无患子科植物。荔枝蝽的成虫和若虫都会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症状 描述
落叶 荔枝蝽吸取叶片汁液后,叶片会逐渐变黄、脱落。
枯枝 受害枝条会逐渐枯死,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树死亡。
落果 荔枝蝽吸取果实汁液后,果实会变软、腐烂,最终落果。

荔枝蝽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

农业防治

人工捕捉:在冬季低温时期,荔枝蝽受冷冻不易起飞,此时可猛力摇动树枝,使越冬成虫坠地,集中烧毁。

生物防治: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在荔枝蝽产卵初期开始放蜂,间隔10天,连放数次,每株树放600头蜂左右,效果显著。

化学防治主要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杀死荔枝蝽。药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者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3000-4000倍液。

荔枝蝽产卵初期:此时放蜂,可有效降低荔枝蝽的密度。

荔枝蝽若虫盛发期:此时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杀死荔枝蝽。

防治方法:将药剂均匀喷洒在树冠上,注意喷洒均匀,确保每个部位都能接触到药剂。

注意事项:在喷洒农药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农药中毒。

通过以上方法,相信您已经对荔枝蝽的防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只要我们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就能有效降低荔枝蝽的危害,守护我们的果园安全。

荔枝蝽危害严重,需加强防治。的内容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荔枝蝽防治:案例解析与未来策略。

1、冬防策略:利用低温时期,捕捉荔枝蝽 在冬季低温的环境下,荔枝蝽的活动能力大幅降低。此时,我们可以采用人工捕捉的方式,猛力摇动树枝,使越冬成虫坠落地面,随后进行集中销毁。同时,利用平腹小蜂这一天然的天敌,对荔枝蝽进行生物防治。在荔枝蝽产卵初期,开始释放平腹小蜂,每隔10天释放一次,每株树释放约600头,成效显著。

荔枝蝽危害严重,需加强防治

3、平和县案例:荔枝蝽的严重威胁 平和县是荔枝、龙眼的主要产区,荔枝蝽是该地区果树的重要害虫。荔枝蝽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嫩梢、花穗和幼果汁液,导致落花落果,给果农带来巨大损失。据调查,荔枝蝽在平和县一年发生一代,当卵孵化盛期与荔枝花期相吻合时,其危害尤为严重。

4、低温影响:去冬今春,荔枝蝽发生情况分析 去年去冬今春,由于气温偏低,荔枝蝽的始见期偏迟,成虫数量也较少。据调查,成虫于3月下旬开始出现,百梢有虫4.5头,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尽管如此,因为气温上升,荔枝蝽仍可能大量繁殖,因此,各乡镇农业部门需加强监测,及时发布病虫害情报,指导果农进行防治。

5、防治建议:抓住时机,精准用药 针对荔枝蝽的防治,我们建议果农抓住4月上中旬荔枝蝽交尾后产卵前的时机进行用药防治,降低荔枝蝽的成虫基数;同时,在荔枝蝽对药物最为敏感的1-2龄若虫盛发期进行用药防治,以减少荔枝蝽的繁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3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