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主要病虫害防治,需选用无公害药剂
荔枝,被誉为“果中皇后”,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只是,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困扰荔枝产业发展的难题。为了保障果实品质和生态环境,种植者需选用无公害药剂进行防治。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荔枝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及无公害药剂的选择。
荔枝病虫害种类繁多,其中果期的主要病害有霜疫霉病、炭疽病、褐腐病、疫病等;主要虫害有荔枝椿象、荔枝蒂蛀虫、瘿螨、小灰蝶、吸果夜蛾等。
无公害药剂的选择药剂名称 | 使用方法 | 推荐倍数 |
---|---|---|
73%克螨特 | 2000~2500倍液 | |
10%苯螨特 | 1500~2000倍液 | |
50%溴螨酯 | 1500~2000倍液 | |
15%哒螨灵 | 1000~1500倍液 | |
20%速螨酮 | 2000~3000倍液 | |
50%施宝功 | 1500~2000倍液 | |
70%甲基托布津 | 700~800倍液 | |
50%多菌灵 | 500~600倍液 | |
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 | 500~600倍液 | |
62%双博 | 600~800倍液 | |
48%毒死蜱 | 800~1000倍液 | |
13%果虫灭 | 1000~1500倍液 | |
90%敌百虫 | 1000~1500倍液 | |
50%辛硫磷 | 1000~1500倍液 | |
4.5%高效氯氰菊酯 | 1000~1500倍液 | |
18%杀虫双 | 300~500倍液 |
1. 农业防治:重施攻梢肥、适施保花肥,防止荔枝生长过旺,增强树体抗病能力。对结果多的树、老弱树应适当提前采果,采果时不要摘其芽眼。采果后及时合理修剪,剪除枯枝、病枝。
2. 生物防治:利用害虫天敌,如捕食螨、寄生蜂等,降低害虫密度。
4. 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正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适时适量用药,掌握好安全间隔期。果实采收前15~20天禁止使用农药。
荔枝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防治方法。选择无公害药剂,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确保荔枝果实品质和生态环境,为我国荔枝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重施攻梢肥,适施保花肥,防止荔枝生长过旺,增强树体抗病虫害能力。
对结果多的树、老弱树应适当提前采果,采果时不要摘其芽眼。
采果后及时合理修剪,剪除枯枝,清除病残体。
荔枝炭疽病是荔枝生产中的主要病害,需采取化学防治与无公害药剂相结合的方法。
常用无公害药剂:73%克螨特2000~2500倍液、10%苯螨特1500~2000倍液、50%溴螨酯1500~2000倍液、15%哒螨灵1000~1500倍液、20%速螨酮2000~3000倍液。
农业防治:重施攻梢肥,适施保花肥,防止荔枝生长过旺。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适时适量用药。
物理防治:利用害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荔枝尺蠖、卷叶蛾等害虫,采用以下生态防治与生物农药应用策略:
生态防治:利用害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保护果园生态平衡。
生物农药应用: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