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迷你西葫芦早春大棚覆盖栽培,探讨春季设施农业技术

项目 内容
定植时机 确保棚内最低气温稳定在11℃以上,地温稳定在13℃以上时定植。
播种期 播种适期取决于定植时的气温、西葫芦品种对低温的忍耐程度以及大棚的保温性能。
肥水管理 采用地膜覆盖定植的西葫芦,一般不必浇缓苗水;未铺设地膜的,需在定植后2-3天内浇一次缓苗水。
整地做垄 定植前10-15天扣棚提高地温,施肥后深翻整地,按大行距70-80厘米、小行距50厘米开沟,施肥后做垄。
田间管理 前期促根、控秧、防疯长,适时中耕除草,调节温度;中后期摘除黄叶、老叶和病叶,去除侧芽、雄花和卷须。

早春大棚栽培迷你西葫芦,定植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和经济效益。因此,准确把握定植时机至关重要。一般应在棚内最低气温稳定在11℃以上,地温稳定在13℃以上时进行定植。

迷你西葫芦早春大棚覆盖栽培,探讨春季设施农业技术

播种期也是影响西葫芦生长的关键因素。播种适期取决于定植时的气温、西葫芦品种对低温的忍耐程度以及大棚的保温性能。在寒冷季节,可采用电热温床或酿热物温床进行育苗,以提高出苗率和苗期生长速度。

肥水管理是保证西葫芦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采用地膜覆盖定植的西葫芦,一般不必浇缓苗水;未铺设地膜的,需在定植后2-3天内浇一次缓苗水,水量以湿透营养土为宜,不宜过多。在生长过程中,应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植株长势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整地做垄是提高西葫芦产量和品质的基础。定植前10-15天扣棚提高地温,施肥后深翻整地,按大行距70-80厘米、小行距50厘米开沟,施肥后做垄。垄高15-20厘米,有利于排水和通风。

田间管理是确保西葫芦高产的关键。前期应重点促根、控秧、防疯长,适时中耕除草,调节温度。幼瓜坐住后开始施追肥,每亩穴施一特牌活性有机肥100公斤、硫酸钾5公斤,以后15天左右施肥一次,每次施一特牌蔬菜专用肥20公斤。7-10天浇水一次,均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加强通风排湿,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中后期要及时摘除黄叶、老叶和病叶,并去除侧芽、雄花和卷须,以减少养分消耗和病虫害发生。晴天上午7-10时进行人工授粉;阴雨天用沈农二号蘸花,促进坐瓜。

迷你西葫芦早春大棚覆盖栽培需要综合考虑定植时机、播种期、肥水管理、整地做垄和田间管理等各个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为春季设施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由迷你西葫芦早春大棚覆盖栽培,探讨春季设施农业技术。引发的思考,自然延伸到春棚西葫芦栽培:技术案例解析的方向。

适期定植,确保西葫芦健康生长

迷你西葫芦早春大棚覆盖栽培,探讨春季设施农业技术

在春棚西葫芦栽培中,适时定植至关重要。若定植过早,植株易受寒潮或降温天气影响,导致生长受阻甚至冻死;而定植过晚,则无法达到早熟、高效益的目标。为确保植株健康,春棚内最低气温需稳定在11℃以上,地温需达到13℃以上。各地气候条件差异较大,保温方式各异,因此,适宜的定植期也有所不同。通常,选择在晴天中午进行定植,以减少对地温的降低。此外,定植穴或定植沟浇水可避免大幅度降低地温,提高植株成活率。挖穴时,株距控制在50-60厘米,栽苗深度一致,每亩栽植2000株左右。

春棚西葫芦播种期与肥水管理

李先生在春棚西葫芦栽培过程中,通过精心选择播种期和科学肥水管理,使得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他的成功经验为其他种植者提供了借鉴。

西葫芦一般在开花后7天,瓜长20厘米、直径3-4厘米时进行采收。采收过晚,会影响西葫芦的口感和品质。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等,可用波尔多液、百菌清等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等,可用吡虫啉、噻嗪酮等农药进行防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3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