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红柿落花原因及防治措施,关注落花现象及其成因
在农业种植中,西红柿作为常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只是,在大棚西红柿种植过程中,落花现象时常困扰着种植者。本文将深入探讨大棚西红柿落花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序号 | 原因 | 具体表现 |
---|---|---|
1 | 光照不足 | 连续阴雨天,光合作用减弱,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雌蕊萎缩或花粉生命力降低。 |
2 | 温度不适 | 开花期对温度反应敏感,低于10℃,氮、硼、锌等决定花粉管伸长的元素供应不足。 |
3 | 水分管理不当 | 干旱缺水导致雄蕊花粉粒干瘪,雌蕊柱头变褐,表层细胞死亡。 |
4 | 病虫害侵袭 | 病毒感染、虫害等导致死顶现象,影响授粉受精。 |
针对以上原因,
优化光照条件:采用无滴膜,保持膜清洁度,增加透光率;阴天揭开草苫,让植株多接受散射光。
调整温度:选择耐低温、耐弱光的品种,临时加温,及时盖棚,注意防风。
科学灌溉:干旱浇小水,忌大水漫灌,保持土壤湿度适宜。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毒感染和虫害侵袭。
某地区某农户种植大棚西红柿,由于连续阴雨天,导致光照不足,西红柿出现大量落花现象。经过调整种植模式,优化光照条件,加强病虫害防治,该农户的西红柿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1、光照不足引发落花
在农业生产中,大棚西红柿的落花问题常常让人头疼。究其原因,光照不足是关键。当光照强度仅为4万至7万勒克斯时,若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光合作用就会受到影响,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导致雌蕊萎缩或花粉生命力降低,进而引发落花落果。
2、温度控制与预防策略
为了防止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使用新型的无滴膜,保持膜面清洁,提升透光率;在阴天揭开草苫,让植株充分接受散射光。在棚内挂设反光膜,可以有效提高北半部的光照量,并增加地温和气温。补充光照,如使用白炽灯、荧光灯等,虽然成本较高,但可以作为改善光照条件的应急措施。叶面喷施生物菌剂或硫酸锌700倍液,提高花粉粒的活力。
3、温度波动影响授粉
此外,西红柿开花期对温度十分敏感,尤其是开花前5至7天和开花后3至5天,白天气温宜在20至30℃,夜间温度在14至16℃。若温度低于10℃,氮、硼、锌等影响花粉管伸长的元素供应不足,花粉管变粗变短,无法伸出花药囊,进而影响授粉受精。
4、干旱缺水与落花关系
干旱缺水也会导致西红柿落花。雄蕊花粉粒干瘪,花粉管细弱;雌蕊柱头变褐,表层细胞死亡,即使健壮的花粉落到柱头上,也无法正常萌发。
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我们需加强温湿度管理:低温期覆盖地膜,保温保墒;控制合理密度,防止田间干燥;开花期干旱时浇小水,避免大水漫灌。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大棚西红柿的坐果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