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鲶鱼养殖:探讨科学养殖方法与基础技术

下颚突出,齿间细,绒毛状,颌齿及梨齿均排列呈弯带状,梨骨齿带连续,后缘中部略凹入。眼小,被皮膜。成鱼须2对4根,上颌须可深达胸鳍末端,下颌须较短。幼鱼期须3对,体长至60毫米左右时1对颏须开始消失。鲶鱼多黏液,体无鳞。背鳍很小,无硬刺,有4~6根鳍条。无脂鳍。臀鳍很长,后端连于尾鳍。鲶鱼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

鲶鱼养殖:探讨科学养殖方法与基础技术

插秧完毕后即可放鱼种。先将鱼种投入鱼凼或小池中,秧苗返青及底肥药效消失后即可入稻田养殖。

体长形,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下位,口裂小,末端仅达眼前缘下方。

鲶鱼主要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早期可喂水蚤、水蚯蚓、煮熟的猪血等,也可用鱼粉、蚕蛹、菜籽饼等制成配合饲料。鱼种入池后, 要进行驯化,给固定音响,在池中、沟边设几个投饵点,以后逐渐减少为1~2个投饵点。因为鲶鱼口径的增大,可用煮熟切碎的动物内脏、小杂鱼、虾、泥鳅鱼等投喂。投喂量占鱼体重的8%~15%。日投喂2~3次。由于鲶鱼性凶猛,一旦出现饥饿状态,将互相残杀。因此,必须保证充足的饵料供应。一般投喂4千克动物性饵料可使鱼增重1千克,若设汁每666.7平方米稻田产60千克鲶鱼,则要备好240千克的饵料。

鱼苗培育阶段的关键问题是开口饵料。因此,鱼苗下塘前, 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然后施有机肥培肥水质,使浮游动物大量繁生、保证鱼苗下塘后就有丰富适口的饵料。后期可投喂鱼粉和面粉调成的糊状饲料或微颗粒饵料。培育15~20天,体长3~5厘米,即可出塘入稻田养殖。

鲶鱼养殖技术详解
养殖阶段 关键技术 注意事项
养殖前 池塘建造、水源选择、消毒杀菌 确保水质清洁,无污染
放养阶段 鱼种选择、放养密度、驯化投喂 选择优质鱼种,适当放养密度
养殖过程中 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疾病防治 保证充足饵料,注意水质变化,及时防治疾病
收获阶段 捕捞、运输、市场销售 确保鱼体新鲜,提高市场竞争力

1、鲶鱼在养殖前,先要建池塘,选择有干净水源的地方建池,进出水口覆盖网纱,四周要加高加固,设防护。

2、提前刷干净水池,放养鱼苗前,要对水池消毒杀菌处理,然后将优良的鱼苗放下去。

3、饲料投喂要定期定量,饲料主要有两种,养殖前期喂鸡鸭的内脏,养殖后期喂野杂鱼。

4、平时要注意更换水质,保持良好水质环境。

鲶鱼苗种培育,可选用水泥池培育、上池培育或网箱培育。土池面积不宜太大,一般以100~500平方米为宜。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0尾。同一池放同批苗,以防个体差异互相吞食残杀。

放养数量应根据设计产量、鱼苗鱼种规格质量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综合确定。放养当年夏花鱼种,一般每公顷放600~900尾,每公顷可收获750~1500千克。放养50克以上的鲶鱼种,一般每公顷放3000~6000尾,每公顷可收获1200~2250千克。

鲶鱼营养价值高,妇女产后或做了手术的人就会去买鲶鱼吃,说鲶鱼可以帮助人们滋补身体。鲶鱼主要以肉为食,正因为鲶鱼的营养价值高,因此鲶鱼就有了较高的养殖价值,下面就来看看人工养殖鲶鱼是怎么养的。

1、放养数量及规格

鲶鱼是是鲇形目多种鱼类的统称,学名鲇,别称胡子鲶、胡子鱼、鲶巴郎等,全世界共34科310属约2316种,我国有13科32属约132种,代表品种有土鲶、大口鲶、胡子鲶等,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鲶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吧!.1、池塘建造:鲶鱼养殖池塘有下挖式、地面式等,池壁以砖体结构为宜,池壁和池底必须要确保不漏水并用水泥抹平,池底放少量瓦筒、瓦坛等作为人工洞穴供鲶鱼栖息、藏身。

属鲶形目,鲶科,鲶属,黑龙江鲶鱼不但个体大,生长快,而且耐低温,耐低氧,肉味鲜美,深受北方高寒地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将鲶鱼池塘养殖技术如下,1池养鲶鱼的人工繁殖鱼的选择,选择尾重鱼腹部膨大,生殖孔红肿,轻压腹部有水流出的鱼。

近两年来,土鲶鱼生产发展较快,已作为池塘养殖鱼类的对象之一。开通知网号土鲶鱼是鲶科鱼的一种鱼类,分布极广。80年代开始,我国已成功地进行了鱼苗、成鱼和成鱼的养殖。

在水库、池塘、湖泊、水堰的静水中,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下面。春天开始活动,觅食。入冬后不食,潜伏在深水区或洞穴里过冬,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去侵动,一般不游动。

鲶鱼的养殖方法如下: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15亩,池深2米,水深1.5米,池塘底泥在10厘米左右。

鲶鱼除能攀越坡形池埂和从进、排水口逃逸外,还能跳离水面逃跑,所以,田埂一定要加高。有条件的,还可用网或帘子作防逃设备。高度0.5米,网目0.5厘米以下,也可用塑料薄膜,设置方法同稻田养蟹。

鲶鱼对水质要求不高,鲶鱼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鲶鱼主要以小型鱼类为食,它身上很多黏液,没有鱼鳞,一般不好抓。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是比较容易养殖的鱼类。

上长下短,肉食性,多为野生,对水质要求不高,体长形,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因鲶鱼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备受人们的喜爱,那么鲶鱼价格要多少钱一斤?… 鲶鱼属辐鳍鱼纲鲶形目鲶科,大家都俗称为塘滑鱼,嘴上共有4根胡须,上长下短,肉食性,多为野生,对水质要求不高,体长形,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因

鲶鱼养殖:探讨科学养殖方法与基础技术已经说过,下面看看鲶鱼养殖: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在进行鲶鱼养殖前,选择合适的环境至关重要。以我国某地区为例,张师傅选择了靠近水源、环境安静且水质优良的池塘进行养殖。池塘提前进行消毒,施用有机肥进行水质培肥,确保鱼苗下塘后有充足的饵料。 鲶鱼苗种选择要注重质量。优质苗种通常体色黄亮、半透明,体宽,生长速度快。放养时,注意将鱼种浸洗消毒,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放养密度应合理,避免个体差异导致的互相残杀。 鲶鱼投喂要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如水蚤、水蚯蚓、猪血等。因为鱼龄增长,可增加煮熟的动物内脏、小杂鱼等。投喂量以鱼体重的8%-15%为宜,每日投喂2-3次。饲养管理中,注意观察鱼群活动,保证水质良好。 四、鲶鱼疾病防治与繁殖管理 鲶鱼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至关重要。定期检测水质,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措施。繁殖管理上,注意雌雄比例,合理安排产卵时间。产卵期间,雄性鲶鱼需停止进食,以保证孵化成功。 据统计,鲶鱼养殖的转化率可达80%以上。因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鲶鱼养殖前景广阔。未来,养殖技术将不断进步,高品质鲶鱼将成为市场的新宠。
鲶鱼养殖:探讨科学养殖方法与基础技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