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中国柳树之乡
近年来,济阳县群众种植柳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济阳县打造中国柳树之乡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各部门以生态环境保护大阅兵为契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和绿色发展观,扎实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再上台阶,加快打造美丽中国样本。
柳树苗木产业蓬勃发展苗木种植面积 | 规模100亩以上苗圃数量 | 河道、沟渠、道路两旁柳树种植面积 |
---|---|---|
30000多亩 | 60多个 | 覆盖广泛 |
济阳县目前柳树苗木种植面积30000多亩,其中,规模在100亩以上的柳树苗圃有60多个,面积10000余亩。许多河道、沟渠、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种植的树种都以柳树为主。
不仅如此,该县柳树品种齐全,从2厘米到20厘米以上,各种规格的柳树苗木在济阳县市场上都能买得到。
同时,该县育苗技术和苗木质量也十分稳定,当地育苗业户成立了种苗协会,业户之间互相交流经验,育苗技术成熟,苗木质量好,深受全国各地客商的欢迎。
柳树文化融入地域文化作为种植历史悠久 的树种,我国历史上关于柳树的典故比比皆是——晋代陶渊明以“五柳先生”为号;隋炀帝曾下令在运河两岸广植柳树,几年间运河两岸便绿柳成行……而济阳县的柳树种植史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大清河两岸柳树成荫,构成了“济水澄波”的美景。
民国修济阳县志期间将“济水澄波”更名为“柳岸行吟”,名列济阳八景之首。时至后来,春夏之交,人们步行在柳荫下吟诗的情景令人神往,“柳岸行吟”也由此继续位列济阳新八景第一位。
记者近日采访了仁风镇的几位柳树苗木经销商,谈起济阳县打造“中国柳树之乡”以来的变化,大家纷纷表示,打造中国柳树之乡对济阳县柳树苗木产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济阳柳树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从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苗木市场空间,以前只局限于周边城市,现在市场不仅拓展到了北京等一线城市,而且发展到了西藏拉萨等地区,大大提高了市场需求量,也进一步带动了济阳县当地育苗产业的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柳树苗木产业大县。
据了解,为实现打造中国柳树之乡的任务目标,济阳县将利用3至5年时间,完成新造柳树片林75000亩、柳树育苗50000亩,培育2至3处柳树苗木专业批发市场,以及5至8家柳树育苗龙头企业,扎实开展以柳树为主的植树造林工作,带动全县柳树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柳树种植比例占总面积的50%以上,确保“中国柳树之乡”这一品牌实至名归。
自提出打造“中国柳树之乡”的口号以来,济阳县林木种苗业发展迅速。各地育苗业户充分依托优越的气候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以柳树为主的特色林业育苗产业,仅仁风镇就有林木种苗专业合作社20余家,带动6000多农户从事林木种苗产业发展,同时,柳树苗木专业交易市场也使该县苗木产业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促进了苗木购销市场的持续活跃。
2014年,济阳县投资2800万元,在仁风镇新建一处柳树专业批发市场,目前市场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投入使用。建成后,该县柳树苗木销量将增至4000万株,年销售额达2亿余元,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柳树苗木专业批发市场。
发展柳树产业,打造中国柳树之乡是承接济南北跨的需要。省政府印发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提出了积极实施北跨战略的城市空间发展...
济阳县种植柳树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至今有许多村庄以柳树命名。近年来,该县借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东风”,着力打造“中国柳树之乡”,在改善生态、带动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更成为全市“创森”的一大亮点,让济阳的柳树景观逐渐融入了济南,同时也让济南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延伸到济阳,成为森林文化的一座桥梁。
柳树是济南的“市树”,而柳树的“根”则在济阳。
济阳,中国柳树之乡,历史悠久,生态资源丰富,正逐步迈向绿色发展。讲清楚了,接下来是柳树之乡,绿色转型新篇章。
一、生态保护,绿色发展
目前,济阳县已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柳树新品种;未来,新品种不仅将栽植进柳园,更有望在新建的柳树展览馆中,作为地方旅游特色展示在全国游客面前。同时,济阳县已建成16个“柳园”,打造24条“柳树一条街”,共长5.8万米。济阳县正朝着全国最大柳树苗木专业批发市场的目标迈进。
济阳县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柳树产业为突破口,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一个绿色、美丽、宜居的济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济阳县的柳树将遍布大地,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