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杨梅特色经济林助农增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县林业局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整合扶贫项目资金20万元,建设大中寨林场大杨梅示范基地100亩,种植东魁、炭梅2100株。

杨梅特色经济林助农增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央视网消息:眼下,正是杨梅、桃子等水果丰收的时节,浙江、河南等地多措并举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助力百姓增收致富。

泰顺大力发展战略经济林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目前,已建成林业观光园21处,毛竹基地20万亩,猕猴桃基地1.1万亩,油茶基地4万亩,杨梅基地3.6万亩,年产值达3.1亿元。

基地名称 基地面积 主要品种 年产值
林业观光园 21 毛竹、杨梅、猕猴桃、油茶 3.1
毛竹基地 20 毛竹 未知
猕猴桃基地 1.1 猕猴桃 未知
油茶基地 4 油茶 未知
杨梅基地 3.6 杨梅 未知

又是绿化造林的良好树种。盛果期杨梅预计每亩产值可达1万余元。此举既可有效改善盘江地区生态环境,又能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真所谓“增绿又富民”。

从单纯的杨梅产品销售 到优良品种的苗木培育和外销。通过农艺师培训、下乡指导等科技扶贫方式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提升靖州特色杨梅产业的品牌形象,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壮大苗木产业。

坚持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辐射带动周边发展壮大苗木产业。目前,自家基地里共有10多亩经济林苗木,年销售苗木1万多株,销售额10余万元。坚持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

杨梅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打破旧的种植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找到了新的增收路子。

湖南地处中亚热带,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林资旅丰富,主要经济林品种产业化发展在建国以后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发展农林经济、致富农民乃至生态建设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因村而宜,留住田园风光,重点发展名优乡土乔木树种和经济林果,建设特色鲜明的村庄绿化体系。只要合理地利用果树的观赏性进行巧妙配置,便可实现...

王艳蓉;《杨梅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及仙居县杨梅产业发展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2 李永丽;葛有良;周小华;华爱君;钟林炳;《杨梅采摘前后的栽培管理技术》;中国园艺文摘;2010年09期。

谈及杨梅特色经济林助农增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之后,再深入一下杨梅经济林:助农增收,绿色未来路径。

生态美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杨梅果实不仅色泽诱人,营养丰富,更拥有多种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种植杨梅,既美化了生态环境,又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盘江地区的杨梅基地,每亩产值高达1万余元,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杨梅特色经济林助农增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辐射带动,协同发展杨梅产业在靖州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还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苗木产业的壮大。目前,靖州特色杨梅产业年产值超过3.1亿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

因地制宜,留得住绿水青山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泰顺县以杨梅为代表的经济林,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合理配置果树观赏性,打造特色村庄绿化体系,不仅留住了田园风光,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