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芦笋种植技术,关注土壤、气候、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

王海锋、钱向红、丰青芦笋种植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种植,想要确保高产和降低病虫害,就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两大关键:种植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

芦笋种植技术,关注土壤、气候、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
芦笋种植技术,关注土壤、气候、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
芦笋的种植技术

家庭盆栽、小花园种植芦笋的朋友,可以使用泥炭土或者育苗土加育苗盘,育苗块加育苗箱的方法进行育苗,覆土厚度为2-3厘米左右。在温度25-30度时育苗最佳。

病虫害名称 防治措施
地老虎、蝼蛄、金针虫、蛴螬 清理好园田,铲除杂草,严禁使用未腐熟农家肥。发现害虫,可用90%敌百虫晶体50克,溶解后加炒熟玉米面5公斤拌匀,制成毒饵,撒在虫害区,每小堆放25克左右,或用辛硫磷1000倍灌根。

2. 芦笋种植播种前用25℃~30℃的温水浸泡3~5天,每天换水1~2次,待种子吸足水分捞出,拌细沙或者蛭石,装于容器内,盖湿毛巾,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每天翻动2次,经5~8天露白后即可播种。

用专用不锈钢小刀,整齐地割下嫩茎,茎部不要留高茬,放于筐内用湿毛巾盖上,放在阴凉处,防止跑水老化。对生长过细、弯曲、畸形、残枝、弱枝病株应及时割除,每株留1~2个健壮茎杆进行光合作用,当其高度达到70厘米及时摘心,控制株高。

芦笋因其种植时间段、成活率高、种植效益快、种植一次可以采收十年之久,是高效之一。在加上本身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具有活血通经和防癌,因此备受...

4. 施肥

催芽肥,春季结合耕翻,可距植株30~50厘米处开沟,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0公斤。长笋期每月可追肥一次,亩施三元复合肥或尿素5~10公斤,追肥后应浇水,并及时除草,否则芦笋抽芽细小,弯曲、纤维多老化,雨季前拿起大垄,挖好排水沟,避免造成秋后地内积水。

1. 为了提早上市可在4月初,按垄扣小棚,拱高30厘米,宽40~50厘米,覆盖地膜,出笋后棚温25℃为宜,超过30℃及时通风降温。外界气温达20℃时,可撤掉棚膜,一般笋高20~25厘米开始采收。

① 营养土配制,腐熟农家肥30%,草炭30%,陈炉灰20%,农田土20%每公斤营养土中加磷酸二铵50克。

② 营养钵育苗,每个钵体内播一粒种子,播深2厘米,覆土2厘米,浇透水。

③ 温湿度管理,芦笋发芽适宜的温度25℃~28℃,出苗后25℃,最高不超过30℃,最低温度不低于8℃,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为宜。出苗后幼苗根系弱小,旱时及时浇水,及时除草,定植前7~10天,开始大通风炼苗,使其适应外界自然环境,达到健苗标准,有地上茎3条以上,地下贮藏根5~7条。

所以我们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常用的芦笋种植技术——育苗移栽。但起苗和定植伤根重,易感土壤病害;根株生长发育慢,成园迟,初年产量和总产量均较低。

③ 中耕除草:芦笋幼苗生长缓慢,而行距大,易滋生杂草,需经常中耕除草,或喷洒除草剂予以防治。

2. 芦笋的采收时间,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采收,以后各年相同。绿芦笋要求色泽深绿、鲜嫩、整齐,笋尖鳞片抱合紧密不散失,笋条直不弯曲,无畸形,无虫蚀,采收时间在上午9~11点为宜。

苗床宜选择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每亩苗床施腐熟的农家肥2500~3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钾肥15公斤,耕翻入土精细整地后作畦,畦宽1.3~1.5米。播种采用纵畦横开沟,行距20~30厘米,株距7~10厘米,用扎眼器扎眼,每眼播一粒种子,覆土2.5厘米,然后盖上薄草以增温保温。播种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深翻20~25厘米起垄,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加三元复合肥25公斤做底肥。垄宽1.2~1.4米。

株距30~40厘米,用铁锹挖定植沟,深30厘米,宽30~40厘米,沟内亩施三元复合肥25公斤加有机肥1500公斤,施入沟内混合均匀,再撒入10厘米厚的表土,沟中心微高,把分级的笋苗放入沟内,大壮苗每穴一株,弱小苗每穴两株。将根系伸向四周,芽眼顺沟朝同一方向,排成直线,便于管理培土和采收。一手扶住苗身,先盖少量土并压实,然后再盖细土4~5厘米,浇透水,水渗下后的再盖土1~2厘米,防止板结和水分蒸发,移栽后3~4天及时查苗补栽,防止缺苗。

选择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地势高,排水通畅,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PH值5.8~6.7为宜,前茬不宜种胡萝卜、甜菜。

说完了芦笋种植技术,关注土壤、气候、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接下来聊聊芦笋种植:土壤气候病虫害全攻略。

芦笋种植技术,关注土壤、气候、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
芦笋种植技术,关注土壤、气候、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
病虫害防治策略:有效管理保障产量

常见虫害有地老虎、蝼蛄等,防治措施包括清理园田、铲除杂草,使用90%敌百虫晶体和炒熟玉米面制成毒饵,撒在虫害区,或用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

主要病害为茎枯病和褐斑病,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为主,如彻底清理田园、施用有机肥和钾肥,药剂防治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芦笋采收与施肥管理:提高效益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