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温室黄秋葵种植,探讨适宜技术以保障冬季产量与品质
在农业生产的舞台上,黄秋葵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成为了冬季蔬菜市场的宠儿。如何在寒冷的冬季,利用温室技术,确保黄秋葵的产量与品质?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课题。
选择一个保温性能良好的日光温室是基础。外盖一层草苫,地面铺设地膜,后墙张挂反光幕,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增强室内光照,确保黄秋葵在冬季的生长需求。
设施 | 作用 |
---|---|
草苫 | 保温 |
地膜 | 保湿、保温 |
反光幕 | 增强光照 |
中早熟矮生型黄秋葵品种适合在保护地种植。如台湾五福、清福、卡里巴、东京五角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播种期以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为宜。播前用温水浸种24小时,然后在25~28℃条件下保湿催芽。芽长0.5厘米时,播于营养钵中,每钵播2粒,覆土1厘米。播种后保持白天温度25~30℃,夜间15~20℃,一般4~5天即可出苗。
四、肥水管理黄秋葵定植后至第一朵花开放一般不追肥浇水,结荚后开始追肥浇水。浇水追肥次数应少,以免降低地温。浇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在膜下浇小水,浇水后闭棚升温,提高地温,并随水追复合肥300千克/公顷。以后每隔15天浇水追肥一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
定植后闭棚增温促进缓苗,白天温度保持28~32℃,夜温18~20℃。缓苗后降温,白天25~28℃,夜间15~18℃。温度调节主要靠及时揭盖草苫和放风调节。结果后保持白天温度25~30℃,夜温13~15℃,当夜间最低温度低于8℃时,在温室内设火炉架烟筒加温。
六、激素保花冬季温度低时,可用番茄灵50~60毫克/升液涂抹柱头,提高坐果率到95%。结荚盛期每隔15天喷一次600~800倍液的高美施或其他叶面肥。
七、整枝摘叶在密植条件下,及时除去植株下部侧枝。栽植密度较小时,可保留基部1~2个侧枝,使其与主茎同时结荚。在生长中后期,收获嫩荚后保留荚下1~2片叶,其余下部叶片全部摘除。植株高达1.2~1.5米时摘心。
八、采收黄秋葵从播种至采收第一嫩荚一般需60~80天,花谢后4~7天,果荚长7~10厘米时为收获适期。12月至翌年2月,因温度较低,植株生长较慢,一般每3~4天采收一次,可于元旦、春节供应市场。结荚盛期每隔1~2天采收一次,至晚霜结束。采收时应用剪刀剪断梗部,避免劈伤植株。
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播种、育苗、定植、肥水管理、温度管理、激素保花、整枝摘叶、采收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黄秋葵的产量与品质。
十、通过以上对越冬温室黄秋葵种植技术的解析,相信您已经对如何在冬季种植黄秋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只要掌握了适宜的技术,就能在寒冷的冬季,收获丰硕的果实。
黄秋葵,又名羊角豆,是非洲原产的热带蔬菜,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温室中越冬种植黄秋葵,选择合适的品种至关重要。推荐选用中早熟、矮生型黄秋葵品种,如台湾五福、清福等,这些品种适应性强,便于管理。
幼苗出土后,逐渐降低温度,白天控制在22~25℃,夜间13~15℃。当第二片真叶出现时,进行间苗,每钵保留壮苗。
通过以上步骤,相信您已经掌握了黄秋葵温室越冬种植的关键技术。在冬季寒冷的季节,温室黄秋葵的种植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还为农户带来了更高的收益。因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黄秋葵温室越冬种植有望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