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贵州普安以发展兔产业为基础,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为全村决胜脱贫攻坚和助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带动社员稳定增收发展致富。我们基地现在饲养长毛兔14700只,根据当前繁殖情况看,今年...

贵州普安以发展兔产业为基础,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普安长毛兔产业:3年快速发展,具备产业发展基础条件

采访结束时,安英对记者说:“在家养兔比在外强许多,不但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还可以干农活,我希望明年你能来看我参加赛兔。”

这首在普安县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正激励着贵州普安人发展长毛兔产业的激情。2006年,在镇海区和普安县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将长毛兔产业从东部转移到普安,共同探索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扶贫模式。如今,该县长毛兔从最初的251只发展到3.6万只,成为普安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政府政策支持,吸引农民回乡创业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兔子的信息想要了解,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兔子频道详细了解。

普安县农业局分管畜牧的副局长张仁林告诉中新网记者,经过几年的发展,普安的长毛兔养殖已初具规模,现有兔农223户,长毛兔62223只。预计到年底会达到10万只,而且未来还准备投资30亿元发展长毛兔,预计到2020年底实现长毛兔存栏100万只。

“政府为兔农提供5万元的无息贷款,我拿到钱后从贵州新大德兔业发展有限公司领了35只种兔,长毛兔每胎能繁殖6只兔子,不到一年便有了200多只兔子,去年光养兔我就挣了8万元。”安英说,公司还负责提供养兔指导和饲料,兔农用收获的兔毛进行抵押,等到兔农有500只兔笼,300只兔子时,就可以去工商局申请微小型企业,届时还能获得5万元的专项补助。

举办比赛,激发养殖户热情

为了鼓励养殖户养殖,普安县举办了这次比赛,兔民从自己家里选兔来接受专家评审,同时还有剪兔毛的比拼,综合评出兔王和兔公主。

兔子产业: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新衣裤;百只兔,娶媳妇;千只兔,进城住。”这首顺口溜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广为流传。

“想着回家照顾孩子,养长毛兔的效益也好,我就不在外面搞建筑了。”9月25日,在首届普安长毛兔赛兔会的现场,兔民安英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普安地处于贵州西南部的中高海拔喀斯特山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不仅特别适合长毛兔生长和繁殖,而且为长毛兔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普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建林介绍,因为看中长毛兔是一个投资小,见效快,能在短时期内让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的产业,他们自2007年从浙江引进长毛兔,采取“政策扶持+公司+代养户”的模式进行养殖。

安英没能参加比赛,因为政府通知比赛时她家的兔毛已经剪了,抵掉饲料费后剩下的兔毛她还没有出手,她正准备通过互联网出售,那样价格会更高些。

目前,普安县已初步形成按中、南、北地理位置培育中心种兔场和养殖示范户的格局,计划到2016年,全县发展长毛兔养殖户达2000户,存栏100万只,兔毛产量500吨,产值1亿元左右。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到2019年,普安长毛兔养殖将突破100万只规模,养殖户达到2000户,年产兔毛1750吨,产值3.5亿元,纯利润1.5亿元至2亿元,成为全省长毛兔养殖样板县和全国“长毛兔之县”。

说完贵州普安以发展兔产业为基础,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继续聊兔产业助力普安乡村振兴新实践。

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普安县,一场产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长毛兔养殖,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产业,正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产业兴起,助力脱贫致富
贵州普安以发展兔产业为基础,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展望未来,产业升级

长毛兔养殖作为普安县的支柱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未来,普安县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长毛兔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