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鲶鱼常见疾病防治,关注鲶鱼常见病症及其预防措施

在淡水养殖产业中,鲶鱼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备受青睐。只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将详细介绍鲶鱼常见疾病的防治与预防措施,为养殖户提供有益参考。

鲶鱼常见疾病防治,关注鲶鱼常见病症及其预防措施
一、鲶鱼常见疾病及其症状
疾病名称 症状
烂鳃病 鳃丝肿胀,粘液增多,鳃盖内表面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透明的小窗。
肠炎病 肠道内壁充血,粘液增多,严重时肠道内壁溃烂。
溃疡病 体表出现圆形溃疡病灶,病灶周围皮肤发炎。
车轮虫病 体表、鳃上出现白色胞囊,寄生部位充血、出血。
三代虫病 体表、鳃上出现白色胞囊,寄生部位充血、出血。
水霉病 体表出现白色棉絮状霉斑,严重时导致鱼体死亡。
斜管虫病 鳃丝肿胀,粘液增多,鳃盖内表面充血发炎。

针对以上疾病, 1. 烂鳃病

发病季节定期使用低浓度药物预防,或每7-15天用25-35毫克/升浓度的生石灰泼洒。

三、预防措施

从正规渠道引进健康、无疾病的鱼苗,是预防疾病的第一步。

2. 保持良好水质

定期更换水质,保持水质清新,避免水质恶化引发疾病。

合理搭配饲料,确保鲶鱼营养均衡,提高其免疫力。

定期对养殖池、饲料、工具等进行消毒,杀死病原体,预防疾病传播。

密切关注鲶鱼的生长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由鲶鱼常见疾病防治,关注鲶鱼常见病症及其预防措施。引出的思考,延展至鲶鱼疾病防治攻略: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案例一:革胡子鲶肠道气泡病的防治实践

在滕州市淡水养殖试验场,革胡子鲶养殖户们常遇到一种令人头疼的疾病——肠道气泡病。病鱼表现为肠道充满气泡,浮力增大,无法下沉,最终导致死亡。为解决这一问题,养殖户们采用了泼洒内服结合的治疗方法,4天后病鱼便得到了恢复。

具体操作如下:在鱼苗入池前,使用50~75千克生石灰彻底消毒,防止疾病传播。同时,病鱼还会产生大量粘液,严重感染体表皮肤和鳍部,形成灰白色的脓泡点,即白点病。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利福平、免疫强肝素、VC拌料连喂3-4天,日两次。内服复方驱虫散2克,免疫强肝素2克VC2克,日一次,连喂三天即可见效。

鲶鱼常见疾病防治,关注鲶鱼常见病症及其预防措施

在本地某鲶鱼养殖基地,白点病成为了一道难题。这种疾病严重影响了鲶鱼的生存,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损失。经过多次尝试,养殖户们发现,全池泼洒孢杀灵一次,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

某养殖户在养殖鲶鱼过程中,遭遇了三代虫病的困扰。三代虫寄生在鲶鱼体表、鳃上,导致病鱼体表出现大量胞囊,寄生部位充血、出血。经过多方咨询,养殖户采用了以下治疗方案:全池泼洒醛速杀亩用100-150毫升,半小时后亩用100-200克杀虫灭藻灵。视情况连用1-2次,病鱼即可得到恢复。

溃疡病是鲶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原体为鱼害粘球菌,一般由鱼体与病原菌直接接触引起。病鱼体发黑,鳃盖内表面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透明的小窗。为防治溃疡病,养殖户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定期使用低浓度药物预防,每7~15天用25~35毫克/升浓度的生石灰泼洒。

使用10公斤饲料加鱼状粉100克进行投喂,每天2次,连用7天。

使用每10公斤饲料加鲶鱼乐100克进行投喂,每天2次,连用3天。

通过上述措施,溃疡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养殖户带来了稳定的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