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鲶鱼常见疾病防治,关注鲶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预防

鲶鱼,作为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受到养殖户的喜爱。只是,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发生常常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困扰。本文将详细介绍鲶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预防措施,帮助养殖户减少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鲶鱼常见疾病防治,关注鲶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预防
一、鲶鱼腹水病

症状:病鱼不摄食,体色发黑,大多在池埂边水面慢游,不怕人。大多数病鱼皮下积水、竖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

治疗:

全池泼洒杀虫灭藻灵亩•米用200-250克,2小时后亩•米用15-20毫升虫速灭泼洒。

亩用150-200克车轮指环清全池泼洒。

发病季节定期用低浓度药物预防,或每7~15天用25~35毫克/升浓度的生石灰泼洒。

保持水质清洁,不使用未经发酵的肥料;五倍子2克/立方米。

症状:鱼体溃烂,有的如茶碗大,露出骨头。有的尾鳍烂掉。主要是真菌感染所质,抗药性较高。常造成大批量死亡。

全池泼洒中仁金碘亩用100毫升,连用2天。

全池泼洒醛速杀亩用100毫升,半小时后亩用100克高锰酸钾。

症状:病鱼体消瘦发黑,腹部膨胀,离群独游,轻压腹部,有淡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剖腹可见腹部积水,肠壁充血发炎,红紫色,后肠尤甚,肠粘膜溃烂脱落。

发病季节用漂白粉挂篓;用1克/立方米的漂白粉全池泼洒,连用2天。

外用:全池泼洒醛速杀亩用100毫升,然后泼洒3PPM五倍子,间隔2天再用一次。2次可愈。

内服:利福平、免疫强肝素、VC拌料连喂3-4天,日两次。

症状:病鱼粘液增多,鱼苗可呈“白头白嘴”症状,病鱼游动缓慢,有的在池水中翻滚、打转,鱼体消瘦,呼吸困难而死。

减低水位,用5PPM的中仁金碘浸泡30分钟后加满水位。

内服:利福平、免疫强肝素、VC,连喂3-4天,日两次。

在我国的鲶鱼养殖产业中,车轮虫病是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以某鲶鱼养殖户为例,他们在2021年夏季遭遇了车轮虫病的侵袭。病鱼表现为体表黏液增多,鳃丝受损,呼吸困难。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病鱼体表和鳃丝上附着大量车轮虫。

鲶鱼常见疾病防治,关注鲶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预防

针对此情况,养殖户采取了以下措施:使用浓度为0.7%的食盐与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以杀灭水体中的车轮虫。调整水质,提高溶氧量,增强鱼的抵抗力。经过一周的治疗,车轮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鲶鱼白皮病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为病鱼尾鳍、尾柄和体后半部发白,尾鳍腐烂。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针对不同类型的鲶鱼疾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养殖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法,以确保鲶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2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