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褐蛋鸡各阶段饲养管理,关注蛋鸡生长发育、产蛋性能及健康
海兰褐蛋鸡,作为我国褐壳蛋鸡中的佼佼者,以其出色的产蛋性能和养殖效益,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青睐。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海兰褐蛋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帮助您实现蛋鸡的优质高产。
阶段 | 温度 | 密度 | 湿度 | 通风 | 光照 | 饲料 |
---|---|---|---|---|---|---|
育雏期 | 35-36℃ | 每平方米33只 | 60% | 适当 | 每天20-23小时 | 高蛋白饲料 |
育成期 | 18-23℃ | 每平方米14-16只 | 60%-70% | 良好 | 每天11小时 | 平衡饲料 |
产蛋期 | 17-26℃ | 每平方米1-2只 | 60%-70% | 良好 | 每天16小时 | 高钙饲料 |
海兰褐蛋鸡的育雏期至关重要,
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确保育雏室内无病原体。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雏鸡受凉或过热。
合理通风,确保空气新鲜,减少有害气体浓度。
提供充足的光照,促进雏鸡生长发育。
饲料管理:选择优质、易消化的饲料,保证雏鸡营养需求。
防疫工作:接种疫苗,预防常见疾病。
调整饲料配方,降低蛋白质含量,防止鸡群过胖。
适当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保证蛋鸡骨骼发育。
控制饲养密度,保持鸡群均匀度。
加强通风,降低鸡舍湿度。
光照管理:逐渐降低光照时间,避免鸡群过早成熟。
保持稳定的环境,降低鸡群应激。
提供高钙饲料,保证蛋壳质量。
加强通风,降低鸡舍湿度。
合理调整光照时间,保持产蛋高峰。
防疫工作:重点预防病毒病和细菌病。
完成了对海兰褐蛋鸡各阶段饲养管理,关注蛋鸡生长发育、产蛋性能及健康。的讨论,再来看海兰褐蛋鸡全周期高效养殖策略。
海兰褐蛋鸡的育雏期,是整个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个阶段,雏鸡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卫生和消毒工作至关重要。不仅要确保育雏室的清洁,还要定期进行消毒,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育雏期的管理包括温度、密度、湿度和通风等多个方面。例如,进雏前一天,如果气温较低,就需要提前供暖,确保鸡笼附近的温度保持在35-36摄氏度。同时,要准备好饲料和饮水,创造一个清洁温暖的环境迎接雏鸡的到来。
在饲料管理方面,要确保雏鸡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位置。以笼养雏鸡为例,0-4周龄的雏鸡,每平方米可饲养33只,4-7周龄的雏鸡,每平方米可饲养24只。此外,雏鸡的防疫工作也不可忽视,如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进行新城疫和球虫病的免疫等。
海兰褐蛋鸡的育成期是从7周龄到18周龄或20周龄,这段时间内,鸡只的体温调节、生命活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饲料配给和光照管理。
在饲料配给方面,要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防止鸡群过胖。7-15周龄的饲料配方中,玉米占比70.8%,豆粕19%,鱼粉2%,骨粉2.5%,麸皮5%,食盐0.35%,饲料添加剂0.15%,氨基酸0.1%,胆碱0.1%。15周龄以后,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以促进蛋鸡开产前骨骼中钙的沉积。
光照管理方面,要避免光照时间过长、强度过高,以免鸡只过早成熟早产蛋。通常情况下,每天保持11小时的光照,有助于蛋鸡在5月龄开始产蛋。
海兰褐蛋鸡进入产蛋期后,大约在146天左右,就有50%的蛋鸡开始产蛋。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充分发挥蛋鸡的遗传潜力。
在产蛋期间,要注意稳定的环境和良好的营养。产蛋性能高的海兰褐蛋鸡,其高峰期产蛋率应达到96%左右,并维持5个月以上。夏季要注意通风降温,防治中暑和热应激;秋冬季节要防治温度大幅度下降引起的呼吸道病。
此外,产蛋期间还要注意疾病防控,重点预防新城疫、传支、禽流感、传喉等病毒病,以及鼻炎、慢呼、大肠杆菌病、坏死性肠炎等细菌病。
某养殖户在采用海兰褐蛋鸡养殖过程中,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较高的产蛋率和经济效益。该养殖户在育雏期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确保雏鸡健康成长。在育成期,合理调整饲料配给和光照时间,使鸡只顺利进入产蛋期。产蛋期间,注重疾病防控和营养管理,保证了鸡群的稳定产蛋。
通过数据统计,该养殖户的海兰褐蛋鸡产蛋率达到了98%,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这一案例表明,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提高海兰褐蛋鸡的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