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蛋鸡养殖技术涉及饲料营养、饲养管理、鸡病防治等

蛋鸡养殖,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饲料营养、饲养管理、鸡病防治等多个方面,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鸡只的健康和高产。

蛋鸡养殖技术涉及饲料营养、饲养管理、鸡病防治等
饲养管理要点

饲养密度要适当

不能忽视预产期饲养

不能滥用抗生素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防治

不能看行情养鸡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

注意舍内通风,避免氨气过浓

7~10日龄颈部皮下注射大肠杆菌病多价油苗

平时可定期在饲料中加益生素或禽菌灵进行预防

鸡场发生大肠杆菌病后最好的方法是先做药敏实验

饲养密度是指每只鸡占多少平方米的笼底面积

在一定的鸡舍地面上,饲养密度愈大,养的鸡数也愈多

但密度过大,则鸡舍空气不良,鸡的活动与饮食等都不便

生长速度与产蛋率均下降,结果弊多利少

即使高密度饲养,密度也要适当,不可过密

首选防疫、管理正规,并能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兽医卫生许可证、引种证明的规模化厂家

且要保证商品鸡苗父母代种苗来自大型规模化原种场

切勿因图便宜而导致血本无归

当饲养密度大而光照又很强时,易于引起鸡的烦躁不宁

即使断喙后仍会发生啄肛等现象

密闭式鸡舍,生长鸡群照度宜在5-10勒克司

产蛋鸡群在10勒克司

普通鸡舍如光线很强,发生啄肛时

在保证适当通风的条件下,要尽可能把鸡舍遮暗一些

雏鸡阶段做好断喙工作

有句行话“5周定终身”,5周龄体重能否达标对鸡群产蛋性能影响很大

但在生产中常常只重视育雏期的活率

忽视5周龄体重

常因鸡群密度大、断喙不当、饲料营养低等因素造成5周龄体重不达标

单纯依赖药物提高成活率不利于后期生长和产蛋性能的提高

在大群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

必领保持每只鸡有适当的饲槽与水槽的长度

并且将这些饲槽与水槽尽可能均匀地放置在鸡舍的各个部位

这样,鸡群密度虽高

但每只鸡都能有一定的位置并能就近采食饮水

保证料水不缺

因而不致使其生产性能受到影响

控制好鸡舍的光照强度

在多发病区域

可采用传染性鼻炎二价灭活苗预防

分别在8~10周龄和12~14周龄进行两次注射可获得一定的效果

药物治疗,用复方磺胺六甲氧嘧啶、链霉素、氟苯尼考、红霉素进行治疗

同时用多种维生素饮水

一次用药4~6天

待症状消失后间隔3~4天

再连续用药4天以防复发

用磺胺药治疗时要注意首次量加倍

并在饲料中加一些小苏打粉以降低其副作用

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传染性鼻炎防治

坏死性肠炎的防治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防治

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不能忽视淘汰

育成阶段是骨骼、肌肉、生理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

为了使全价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更符合育成鸡的发育阶段特点和营养的要求

一般需改换日粮配方两次

第一阶段7-12周龄

第二阶段是13周龄开产前5周

在第二阶段中应逐步在日粮中添加石粉

育成鸡料过早或过晚过渡到产蛋饲料

会导致初产鸡腹泻,甚至出现瘫痪鸡、薄皮蛋、沙皮蛋、软壳蛋增多等现象

育成鸡料饲喂青年蛋鸡至17周

从18周开始过渡产蛋料

用一周的时间逐步过渡

减少换料应激

主要是石粉要循序渐进

认为育成鸡阶段体重、均匀度不够在开产前赶上就行是错误的

如果该阶段饲料营养水平低

会造成骨骼发育不良

产蛋期易出现脱肛、蛋重小、死亡率高等现象

年该公司在内部刊物上 强调这一计划的实施

并引用该公司资深遗传学家Jeoen Vissche的话说

为商品蛋生产者提供不经换羽的500枚优质ISA公司“100500计划”鸡蛋的育种目标可望在2020年达到

“100500计划”是伊沙公司于2011年提出的

该公司育种部技术指导Fansvan体重小型化、采食少量化、早熟化、高产化、Sambeek在Wold Poulty

按鸡苗厂家的要求并结合本地当前疾病流行情况

科学制订防疫程序

有条件的最好依据检测抗体水平的结果而定

检疫淘汰阳性种鸡

入孵前药浴等措施在预防本病的垂直传播上有一定的作用

本病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罗红霉素、盐酸多西环素、阿奇霉素,均有较理想的疗效

不能照搬防疫程序

蛋鸡的养殖方式较多,散养笼养都可

在蛋鸡的养殖中,饲养好坏对鸡场的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来看蛋鸡的养殖技术和鸡病防治

1、使用蛋鸡笼养鸡密度要适当

饲养密度是指每只鸡占多少平方米的笼底面积

在一定的鸡舍地面上

饲养密度愈大,养的鸡数也愈多

但密度过大,则鸡舍空气不良

鸡的活动与饮食等都不便

生长速度与产蛋率均下降,结果弊多利少

即使高密度饲养,密度也要适当,不可过密

首选防疫、管理正规,并能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兽医卫生许可证、引种证明的规模化厂家

且要保证商品鸡苗父母代种苗来自大型规模化原种场

切勿因图便宜而导致血本无归

当饲养密度大而光照又很强时

易于引起鸡的烦躁不宁

即使断喙后仍会发生啄肛等现象

密闭式鸡舍,生长鸡群照度宜在5-10勒克司

产蛋鸡群在10勒克司

普通鸡舍如光线很强,发生啄肛时

在保证适当通风的条件下

要尽可能把鸡舍遮暗一些

雏鸡阶段做好断喙工作

有句行话“5周定终身”,5周龄体重能否达标对鸡群产蛋性能影响很大

但在生产中常常只重视育雏期的活率

忽视5周龄体重

常因鸡群密度大、断喙不当、饲料营养低等因素造成5周龄体重不达标

单纯依赖药物提高成活率不利于后期生长和产蛋性能的提高

在大群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

必领保持每只鸡有适当的饲槽与水槽的长度

并且将这些饲槽与水槽尽可能均匀地放置在鸡舍的各个部位

这样,鸡群密度虽高

但每只鸡都能有一定的位置并能就近采食饮水

保证料水不缺

因而不致使其生产性能受到影响

控制好鸡舍的光照强度

在多发病区域

可采用传染性鼻炎二价灭活苗预防

分别在8~10周龄和12~14周龄进行两次注射可获得一定的效果

药物治疗,用复方磺胺六甲氧嘧啶、链霉素、氟苯尼考、红霉素进行治疗

同时用多种维生素饮水

一次用药4~6天

待症状消失后间隔3~4天

再连续用药4天以防复发

用磺胺药治疗时要注意首次量加倍

并在饲料中加一些小苏打粉以降低其副作用

鸡群间的互啄现象尤为突出。为减少啄羽、啄肛等行为,降低鸡只死亡率,并避免饲料浪费,通常在6-10日龄时,会进行鸡喙的切割手术,将喙上下切去1/3至1/2。 养殖户往往忽视预产期饲养,而这一阶段对鸡只的健康和产蛋率至关重要。在此期间,应科学调整饲料配方,确保营养均衡,同时注意鸡舍环境和饲养管理,为产蛋期的到来打下坚实基础。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应谨慎。许多养殖户只关注饲料和兽药的单价,却忽略了真正的养殖成本。雏鸡和蛋青鸡阶段需综合考虑成活率、均匀度、饲料、鸡苗、药品、疫苗、水电、燃料等费用;产蛋鸡则需具体核算每公斤鸡蛋的成本。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防治 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需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特别是饲料和饮水的卫生。注意舍内通风,避免氨气过浓。7-10日龄时,颈部皮下注射大肠杆菌病多价油苗,可有效降低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饲养密度与鸡舍通风 饲养密度过大不仅影响鸡只的生长和产蛋率,还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因此,即使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也应适当控制密度,并确保鸡舍通风良好。 规模化厂家的选择 选择防疫管理规范、持有相关许可证的规模化厂家购买鸡苗,是保证养殖成功的关键。应确保商品鸡苗的父母代种苗来自大型规模化原种场,避免因贪图便宜而造成损失。 当饲养密度大且光照强烈时,鸡只容易烦躁不安,即使进行断喙处理,也可能会出现啄肛等现象。因此,生长鸡群和产蛋鸡群的光照强度应分别控制在5-10勒克司和10勒克司。 育成鸡断喙与体重管理 “5周定终身”,5周龄体重对鸡群产蛋性能影响极大。在生产过程中,应重视5周龄体重,避免因密度过大、断喙不当、饲料营养低等因素导致体重不达标。 鸡舍饲槽与水槽布局 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应确保每只鸡都有适当的饲槽和水槽长度,并将它们均匀分布在鸡舍各处,以保证鸡群密度虽高,但每只鸡都能就近采食和饮水。 在光照强烈的情况下,即使进行断喙处理,鸡只仍可能出现啄肛等现象。因此,在保证适当通风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将鸡舍遮暗一些。 蛋鸡养殖技术包括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治等多个方面。以下列举几个关键点:

使用蛋鸡笼养鸡密度要适当。

不能忽视5周龄体重。

使用蛋鸡笼养鸡要加强通风。

不能忽视育成鸡饲养。

鸡慢性呼吸道病的防治。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某养殖场在鸡群出现呼吸道症状后,及时进行药敏实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并加强饲养管理,有效控制了病情。 蛋鸡养殖的未来展望 因为科技的发展,蛋鸡养殖行业将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养殖户需关注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蛋鸡养殖技术涉及饲料营养、饲养管理、鸡病防治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