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淘汰需关注产蛋率、健康状况,遵循行业规范
在养殖过程中,蛋鸡的淘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这不仅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更关乎整个蛋鸡产业链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科学地淘汰蛋鸡,既要关注产蛋率,又要关注健康状况,同时遵循行业规范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在国内,淘汰鸡的市场价值还是相当可观的。选择一个合适的价格卖鸡,对于提升养鸡户的收入和利润具有重要意义。只是,目前决定淘汰鸡价格的核心因素是供求关系。例如,前年底受禽流感疫情影响,淘汰鸡需求减少,价格很低,导致母鸡淘汰的很少,进而导致鸡蛋供应过多,去年上半年鸡蛋价格出现超低低谷。
年份 | 淘汰鸡价格 | 鸡蛋价格 |
---|---|---|
2019 | 5元/斤 | 4元/斤 |
2020 | 3元/斤 | 3.5元/斤 |
2021 | 4元/斤 | 4.5元/斤 |
由此可见,淘汰鸡价格与鸡蛋价格密切相关。因此,在淘汰蛋鸡时,养殖户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淘汰。
蛋鸡产蛋期是有限的,最多500天左右。到了母鸡不产蛋或者产蛋下降到不划算的时候就要淘汰了。那么,如何正确淘汰蛋鸡呢?
到日龄就淘汰:根据蛋鸡的品种和生长周期,确定淘汰时间。
追逐利润:在鸡蛋价格高或饲料价格低时,适当延迟淘汰时间。
择价淘汰:在淘汰鸡价格相对较高的时候再淘汰。
伤残鸡:在20周龄前,对鸡群中的瞎眼、歪嘴、跛行、消瘦、扭翅、秃尾等的鸡要淘汰。
低产鸡:产蛋率低、蛋料比不划算的鸡要淘汰。
外观漂亮的鸡:约在250日龄时羽毛较完整,富有光泽,活动异常、快捷,鸡冠红润,外观漂亮的鸡往往都是低产鸡,甚至不产蛋,空耗料,要淘汰。
换毛早的鸡:在8月份就开始换毛,且持续时间长,停产时间也长的鸡要淘汰。
产大蛋的鸡:有的鸡产的鸡蛋像鸭蛋那么大,且往往3天才产一枚蛋,蛋料核算已经赔本无利。
大腹鸡:280日龄以后的鸡群如触摸时可感到腹大发硬或腹大柔软如水,应淘汰。
不产蛋鸡和产软蛋破蛋的鸡。
在淘汰蛋鸡时,除了关注产蛋率,还要关注鸡的健康状况。
生长期发育缓慢;生长期管理不善;生长期营养不良以至鸡群发育不好、骨骼小、体重轻。
生长期隔离卫生条件差,消毒不规范,防疫程序制定操作不科学。
应激因素多,使鸡群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疾病。
针对这些问题,养殖户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鸡舍卫生管理,定期消毒。
科学制定防疫程序,严格执行。
合理调整饲料配方,保证鸡群营养需求。
关注市场动态,及时淘汰病鸡和低产鸡。
淘汰鸡的运输和屠宰过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淘汰鸡的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淘汰鸡的肉品质量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淘汰蛋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养殖户从产蛋率、健康状况、市场行情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只有科学地淘汰蛋鸡,才能提高养殖效益,促进蛋鸡产业的健康发展。
案例分析:高效淘汰,提升收益以我国某大型养鸡场为例,该场在蛋鸡淘汰过程中,注重结合产蛋率和鸡群健康状况,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场通过精细化管理,对鸡群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淘汰低产、病残的鸡只,从而保证了鸡群的整体健康,提高了产蛋率。
具体措施包括:通过观察鸡群粪便、外貌、活动情况等,判断鸡只的健康状况;根据鸡只的产蛋率,合理制定淘汰计划;最后,在淘汰过程中,注重对鸡只进行人道处理,减少应激反应。
策略建议:科学淘汰,优化鸡群结构
定期检查鸡群,及时发现并淘汰低产、病残的鸡只。
根据鸡只的产蛋率,合理制定淘汰计划,避免过度淘汰。
在淘汰过程中,注重对鸡只进行人道处理,减少应激反应。
加强鸡舍环境卫生管理,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未来展望:淘汰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淘汰鸡产品将更加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淘汰鸡产业链将逐步完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淘汰鸡行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实现绿色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