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巴马香猪养殖技术,关注其生长习性、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

巴马香猪,以其肉质鲜美、体型小巧而备受瞩目。要想养殖出优质的巴马香猪,了解其生长习性、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些关键环节。

巴马香猪养殖技术,关注其生长习性、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
一、巴马香猪的生长习性

巴马香猪原产于中国广西,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它们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但不怕热,冬季则需要特别注意保暖。

习性要点 具体内容
体型特征 小、矮、短、圆、肥,肉质结实,肥而不腻
适应环境 喜温暖湿润,耐粗放管理,但冬季需保暖
繁殖特点 性成熟早,4-6月龄配种最佳,发情周期18-21天

饲养巴马香猪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圈舍建设

圈舍应建在向阳、干燥、通风、僻静的地方。地面用水泥抹地或用地砖铺地,每头种猪有效圈舍面积为4平方米。

2. 饲料搭配

以青绿饲料为主,常用饲料有玉米、小麦、稻谷、麦麸、米糠、豆饼、花生饼等。不同阶段的巴马香猪对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如下:

阶段 蛋白质含量
2-3月龄仔猪 14%-15%
4-6月龄猪和哺乳期母猪 12%-14%
空怀期母猪 8%-10%
种猪 13%-15%

严格控制喂料量,防止因喂量太大而引起拉稀。

坚持喂颗粒或干粉饲料,供给充足饮水。

仔猪断奶后进行免疫接种三联疫苗。

注意调教仔猪吃食、排便、睡眠三角定位。

疫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按程序接种疫苗。

巴马香猪原产于广西,适宜在向阳、干燥、通风的环境中生活。在选择养殖地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圈舍应采用水泥地面或地砖铺就,确保清洁卫生。每头种猪的有效圈舍面积应至少为4平方米。巴马香猪喜欢安静的环境,因此圈舍应建在僻静之处。 科学饲养,从饲料开始:营养搭配与喂养技巧 巴马香猪的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辅以玉米、豆粕、麦麸等谷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香猪对饲料的营养需求有所不同。例如,2-3月龄的仔猪饲料蛋白质含量应为14%-15%,而空怀期母猪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则应在8%-10%之间。在喂养时,应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避免使用发霉或变质的饲料。 仔猪管理:从出生到断奶的关键环节 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固定乳头,确保它们能吃到充足的初乳。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温,防止贼风侵袭。仔猪出生后5-7天即可开始补料,每千克饲料中可加入10-20克活性炭,以防拉稀。仔猪断奶时间一般在2月龄,断奶重为3-5千克。此外,对仔猪应进行“超前免疫”,即在吃初乳前注射猪瘟疫苗。 母香猪的繁殖管理:发情、配种与产仔 母香猪的初次发情一般在120日龄,发情周期为21天,持续期3-4天。最佳配种时间为发情开始后30小时左右。母猪怀孕期约为114天,初产母猪平均窝产5.6头,经产母猪平均窝产8.3头。在产仔前,应准备好垫料,确保母猪和仔猪的舒适度。 公香猪在65-75日龄时出现爬跨行为,76日龄时睾丸初次出现清液。在170日龄、体重8.5-17千克时开始采精,一次射精量约为25毫升,每毫升精液含精子2.5亿个。公猪应单圈饲养,避免自淫行为。 巴马香猪在原产地表现出较强的抗病能力,但在工业污染较严重的地方养殖时,要特别注意环境卫生。定期清扫圈舍,换洗用具,进行消毒。粪便和废弃物应集中堆放处理。同时,根据当地疫情,对所有猪按程序接种疫苗,预防红痢和白痢等疾病。 巴马香猪作为一种特色养殖业,具有较高的饲养价值。在科学管理和健康养殖的基础上,巴马香猪养殖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巴马香猪养殖技术,关注其生长习性、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1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