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柳树柳瘿蚊是一种危害柳树生长的害虫

发生规律 影响与防治
柳瘿蚊每年发生一代,以成熟幼虫集中在危害部树皮中越冬。在山东曹县一带,一般每年3月开始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中旬羽化为成虫,4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羽化时间在每日上午9点至10点,气温高羽化就多,尤其在雨后晴天羽化量大,成虫羽化后的蛹皮密集在羽化孔上,极易发现。羽化后的成虫很快交配产卵。卵大多产在原瘿瘤上旧的羽化孔里,深度在形成层与木质部之间,每卵孔内产卵几十粒到几百粒不等。初孵幼虫就近扩散危害,从嫩芽基部钻入枝干皮下,6月下旬绝大部分幼虫蛀入韧皮部,取食韧皮部和形成层。

主要危害柳树。以若虫吸食嫩梢枝条汁液,形成唾状泡沫,似雨滴般落下;成虫产卵于新梢或幼苗顶梢,形成枯顶,枯梢或多头枝,影响树势。

柳树柳瘿蚊是一种危害柳树生长的害虫

防治方法:最好在成虫羽化扩散前防治。

具体措施包括:1. 冬季或在3月底以前,铲下危害部树皮或锯下瘿瘤,集中烧毁。2. 使用40%氧化乐果原液兑水涂刷瘿瘤及新侵害部位。3. 春季在成虫羽化前用机油乳剂或废机油涂刷瘿瘤及新侵害部位。4. 5月打孔注药,5月至6月在瘿瘤上钻孔注射药液。

柳瘿蚊是一种蚜虫,是柳树上比较常见的害虫,成虫身体呈椭圆形,虫体比较小,一般在3mm以下,颜色为黄绿色或黄色,翅膀透明。虫体表面比较光滑,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状态。柳瘿蚊与柳树形成共生互利的关系,它们的唾液会使柳树叶片变软,更容易吸收养分。但是,当柳瘿蚊数量大增时,它们会在柳树叶片表面产卵,这些卵孵化后会造成柳树叶片发胖,形成柳树瘿,影响柳树的正常生长。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柳瘿蚊的繁殖和蔓延,保护柳树的正常生长。

柳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主要危害柳树,特别是对旱柳、垂柳危害严重。被危害后树木枝干迅速加粗,呈纺锤形瘤状突起,俗称柳树癌瘤。

形态特征:成虫形似蚊子,卵长椭圆形,橘红色,半透明。幼虫初孵时乳白色,半透明;成熟幼虫橘黄色,前端尖,腹部粗大,体长4毫米左右。蛹赤褐色。

柳树,杨柳科柳属,别名水柳、垂枝柳、倒挂柳等。乔木,高达12~18m,小枝细长通常下垂,但也有枝条直立的,褐色、淡褐色或淡黄褐色。叶披针形,长8~16cm,宽5~12mm,先端渐长尖,基部楔形,细锯齿。雌雄异株,蒴果,内有种子2~4粒,成熟种子细小,绿色,外披白色柳絮。千粒重只有0.1g。全国各地大都有分布。柳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很耐水湿,树形优美,枝柔下垂,繁殖容易。

解释完柳树柳瘿蚊是一种危害柳树生长的害虫,主要通过在柳树嫩枝上产卵繁殖。,现在来解读柳树柳瘿蚊防治新策略。

在山东曹县,柳树是常见的绿化树种,只是,柳瘿蚊的侵害给柳树的生长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本案例将探讨如何有效防治柳瘿蚊,保护柳树的生态健康。

柳瘿蚊的危害特点

柳瘿蚊,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害虫,却能在短时间内对柳树造成严重伤害。柳瘿蚊每年发生一代,以成熟幼虫集中在危害部树皮中越冬。春季,因为气温升高,柳瘿蚊开始化蛹,羽化为成虫。成虫在柳树叶片表面产卵,孵化后的幼虫钻入枝干皮下,危害柳树的生长。

柳树柳瘿蚊是一种危害柳树生长的害虫
防治策略与实践

1. 清理病枝:在冬季或3月底前,清除被柳瘿蚊侵害的枝干,集中烧毁,减少害虫的越冬基数。

3. 注射药剂:在树干根基打孔,用注射器注入40%氧化乐果,然后封口,防止药液挥发。

案例分析:曹县某公园柳树病虫害防治

曹县某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柳树,由于缺乏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柳树生长状况堪忧。在经过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后,公园内的柳树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具体表现为:

1. 瘿瘤数量明显减少,柳树生长状况得到改善。

2. 成虫羽化数量大幅下降,减少了害虫的繁殖。

3. 公园内景观得到提升,游客满意度提高。

未来展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1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