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豆早春拱棚栽培,需掌握适宜温度、湿度及病虫害防治
项目 | 内容 |
---|---|
播种时间 | 地膜+小拱棚覆盖通过时间为3月上旬,地膜覆盖的在3月中旬。 |
品种选择 | 选用“地芸豆王农欢一号”优良品种,该品种植株矮生,豆荚呈扁圆形,长22厘米左右,宽2厘米左右,肉厚无筋,商品性好。 |
育苗 | 在阳畦内采用营养钵育苗方式。育苗时间在3月上旬。营养土配比为7份田土加3份有机粗肥,每立方米再混入氮磷钾复混肥2公斤。混拌均匀后装入营养钵中,营养钵内浇透水,水渗后每营养钵内放两粒豆种,上面盖肥土2厘米厚。播完后立即搭架覆膜,用0.1毫米聚乙烯塑膜覆盖,四周用土埋严。 |
温度管理 | 白天20℃左右,夜间10~15℃,以防徒长,加强光照,保持每天10~11小时的充足光照,空气湿度65%~75%,并且注意防止苗期低温多湿。 |
移栽 | 大田移栽在终霜期前半个月,即4月10日左右,大小垄栽种,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60厘米,株距25厘米左右。667平方米复混肥30公斤,随开沟施入。在两垄地芸豆上,每隔1.5米插一竹片,用超薄膜覆盖,两边压实。顺垄沟浇水,利于缓苗生长。 |
病虫害防治 | 在初荚期可选用50%百菌清6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进行喷药防治,间隔7-10天防治1次,连防治2-3次。 |
通风撤膜 | 移栽5天~6天后,豆秧开始恢复生长,中午高于25℃时开始在小拱棚顶部扎眼放风,由少到多,5月中旬在顶部纵向划破,让豆秧自由生长。将薄膜在两侧紧纵一段时间,利于豆秧向上伸长生长,不致于倒伏。干旱时及时浇水,不再追肥。 |
芸豆学名菜豆(俗称二季豆或四季豆),豆科科菜豆属。芸豆原产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我国在16世纪末才开始引种栽培。
在阳畦内采用营养钵育苗方式。育苗时间在3月上旬。营养土配比为7份田土加3份有机粗肥,每立方米再混入氮磷钾复混肥2公斤。混拌均匀后装入营养钵中,营养钵内浇透水,水渗后每营养钵内放两粒豆种,上面盖肥土2厘米厚。播完后立即搭架覆膜,用0.1毫米聚乙烯塑膜覆盖,四周用土埋严。
芸豆的形态特征:一年生缠绕或近直立草本。茎被短柔毛或老时无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披针形,长约4毫米,基着。小叶宽卵形或卵状菱形,侧生的偏斜,长4-16厘米,宽2.5-11厘米,先端长渐尖,有细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被短柔毛。总状花序比叶短,有数朵生于花序顶部的花;花梗长5-8毫米;小苞片卵形,有数条隆起的脉,约与花萼等长或稍较其为长,宿存;花萼杯状,长3-4毫米,上方的2枚裂片连合成一微凹的裂片;花冠白色、黄色、紫堇色或红色;旗瓣近方形,宽9-12毫米,翼瓣倒卵形,龙骨瓣长约1厘米,先端旋卷,子房被短柔毛,花柱压扁。荚果带形,稍弯曲,长10-15厘米,宽1-1.5厘米,略肿胀,通常无毛,顶有喙;种子4-6,长椭圆形或肾形,长0.9-2厘米,宽0.3-1.2厘米,白色、褐色、紫色或有花斑,种脐通常白色。花期春夏。
从芸豆早春拱棚栽培,需掌握适宜温度、湿度及病虫害防治。出发,我们现在转向拱棚芸豆春播关键技术解析。
拱棚芸豆春播:晋中地区四季丰菜豆早春大棚栽培技术解析 1. 选种与育苗大田移栽在终霜期前半个月,即4月10日左右。大小垄栽种,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60厘米,株距25厘米左右。移栽后,每隔1.5米插一竹片,用超薄膜覆盖,两边压实。顺垄沟浇水,利于缓苗生长。早春温室内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气温稳定在0-5℃以上时即可播种。此时,保温尤为重要,可选择在育苗棚中育苗。
移栽5天~6天后,豆秧开始恢复生长。中午高于25℃时开始在小拱棚顶部扎眼放风,由少到多。5月中旬在顶部纵向划破,让豆秧自由生长。将薄膜在两侧紧纵一段时间,利于豆秧向上伸长生长,不致于倒伏。干旱时及时浇水,不再追肥。
4. 病虫害防治在初荚期,可选用50%百菌清6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进行喷药防治,间隔7-10天防治1次,连防治2-3次。白粉虱和蚜虫可用虫螨净烟剂或灭蚜虱烟剂熏烟防治。
及早采收嫩荚,一是为减少坠秧,二是为提高商品性。头一茬采摘完后,如豆秧长势健壮,可 追肥浇水,促豆秧恢复生长,结二次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