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普宁青梅之乡,丰收年景却心酸

在销售方面,作为主要出口市场的日本近年经济低迷,造成普宁相当部分青梅加工企业去年的产品滞销积压严重,平均库存35%左右,因而企业对鲜果的需求量相对减少。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日元对美元贬值,而贸易生意又都是按美元结算,导致这些梅制品加工业出口成本加大,出口价格下降。自1991年开始,普宁青梅出口日本,是普宁最大宗的出口创汇农产品。

普宁青梅之乡,丰收年景却心酸

一年搭进去的精力和本钱换来的连施肥和农药钱都倒贴,不是说市场不需要了,市场还是一样高需高走,变的只是资本血盆大口咬住果农的大动脉,几家...

据陈彬介绍,我省作为全国最大的产梅区,最大的梅制品加工企业却不在普宁,而是在浙江。他们从普宁拿半成品回去加工,其产品附加值和利润是普宁粗加工小企业无法比拟的。

罗之汉认为,普宁梅业的发展已到了不得不转型的时候。不久前,广东省农业厅厅长郑伟仪在普宁调研时也提出,普宁青梅产业必须要进一步转型升级。据了解,广东省农业厅、揭阳市正在筹划共建普宁市“一镇一品”青梅产业园区,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500亩,是集优质青梅科研、加工、展销、观光为一体的青梅产业综合性园区,它将一改以前青梅产业小、散、乱的格局,真正实现升级换代。

“要么转型升级,要么逐渐衰亡!如果还是按照老一套办法来做,只有死路一条。”陈彬告诉记者。

1995年,普宁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青梅之乡。罗之汉局长告诉记者,青梅的价格关系到普宁当地30多万果农的收入。

据普宁水果蔬菜局局长罗之汉介绍,根据调查,普宁今年青梅种植面积有15万亩,预计总产量达5万多吨,比去年总产量3.5万吨增长40%以上,目前采收已七成多。

普遍丰产,但由于较长时间干旱无雨,青梅长势缓慢,个头小,收购价每斤1块多钱....普宁种植青梅约有700年历史,是全国闻名的水果之乡,1995年被正式...

罗之汉局长告诉记者,青梅的价格关系到普宁当地30多万果农的收入。面对今年的严峻形势,市政府在4月召开全市青梅收购工作会议时,要求采取积极措施落实收购工作,积极收购本地梅果,增加收购网点,防止恶意竞争,保证农民利益。该市农信社也及时加大资金投放力度,目前已经投放贷款7000多万元帮助企业收购青梅。

普宁有几十家青梅加工厂,但真正能生产出进超市产品的只有东昱一家。“现普宁加工厂希望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地税部门给予加工企业更多优惠政策。

今年中国青梅之乡普宁青梅产量创历史新高,但收购价格却跌破成本。据估计,今年青梅产量小面积增产几倍,大面积增产超过去年的50%,是青梅最丰收的一年。

带着为啥普及率这么低的好奇心我查起了百度,自1995年起,我们普宁后溪这边就被称为中国青梅之乡,普宁全市青梅种植面积达16.6万亩,年总产量3.5万。那是1995年,之后据我所知又扩种了将近一半,在这种情况下青梅普及率与苹果橘子比那是星辰大海的一颗繁星,又了解到我们的青梅之所以走不出后溪走不

郑前进的工厂总共才能腌500吨梅子,去年的半成品40%留到了今年。不仅占用场地,资金也积压无法周转。据了解,目前高埔各加工厂库存就已超过了2万吨。东昱食品有限公司是普宁市做青梅加工的龙头企业,面对今年前所未有的增产,董事长陈彬自己花钱从台湾人手里租了一个可容纳5000吨的青梅窖池厂来救急。

调查发现,今年青梅鲜果价格明显偏低,全市总体平均价每市斤约为0.65元-0.8元,使得全市梅农、基地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青梅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普宁青梅已有700多年的栽培历史,特别是南阳山区的高埔河一带,100多年前就以生产青梅而闻名。1995年,普宁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青梅之乡”。但百年的梅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反倒是在日本得到了发展。陈彬说,青梅在日本得到的重视远高于中国,从皇室到民间,都对青梅十分追捧。他们的专家经常发表文章介绍青梅的保健、医疗功效,引经据典。“我仔细一听才发现他们用的都是中国古人吃梅治病的典故。”

郑前进回忆说,行情最好的时候,一箱12公斤的半干湿梅可以卖到40多元美元,农民一公斤青梅鲜果可以卖15元人民币。原来普宁青梅几乎百分之百外销,90%主销日本,其余的销售到港澳台、东南亚等十多个地区,一出口就是300万箱,根本瞧不起国内市场。村民看到卖梅子能赚钱,纷纷开地种梅,这些年梅林面积慢慢扩大,但是出口销路却在逐步萎缩,国内市场又没进一步打开。“梅子酸,我们更是越做越心酸。”

对普宁青梅之乡,丰收年景却心酸,果农苦等收购价低。有了认识后,再研究青梅滞销,果农盼高价收购。

在普宁,青梅产业曾风光无限,但如今却面临着滞销的困境。以下,我们将深入剖析这一现象,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青梅滞销,果农忧心忡忡
普宁青梅之乡,丰收年景却心酸
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市场拓展,寻求新出路 政策扶持,助力产业发展 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 展望未来,共谋发展

面对青梅滞销的困境,普宁青梅产业需要政府、企业、果农等多方共同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传承梅文化,共同推动青梅产业的繁荣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1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