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乡创业,卖李子感叹褚橙模式难以复制
跟随“互联网+”的浪潮,农业领域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着众多年轻创业者投身其中。在云南“半边红”李子进京发布会上,绥江县世通农副特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夏蓝宁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感叹褚橙模式难以复制。
夏蓝宁,一位从绥江新滩镇石龙村走出的农村青年,2006年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后选择回乡创业。他辞掉了高薪工作,带着对家乡橙子的热爱,踏上了创业之路。
创业路上的挑战农业领域的创业并非易事,投资回报周期长、融资难、地方政府政策慢半拍等问题让创业者们倍感压力。夏蓝宁表示,“褚橙的成功无法复制”,但他坚信,借鉴现代农业公司的管理、营销模式,仍有机会在农业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夏蓝宁决定利用当地水果种植的优势,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的运作模式,整合分散的农业生产,成立李子专业合作社。他强调,做好农产品质量是关键,必须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种植和管理方式。
与生鲜电商合作,拓展销售渠道在将李子成功销往周边省市后,夏蓝宁选择了与生鲜电商合作的方式,扩大销售范围。生鲜电商味道网成为云南“半边红”李子的北京独家网络销售平台,从7月起在其平台上销售“半边红”李子。
夏蓝宁表示,借助“互联网+农业”的风口,生鲜电商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扩大了销售渠道。他还计划建立水果加工厂,发展果干、果冻以及礼品盒等,形成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条。
打造品牌,走向全国夏蓝宁的目标是让绥江的“半边红”李子走向全国。他认为,虽然“褚橙”的成功之路无法复制,但可以通过打造品牌,提升产品品质,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自2007年至今,夏蓝宁的李子产业越做越大,产品销往滇、川、渝及东南亚国家,跃居全省水果出口三甲,成为绥江走出国门的品牌。
大学生回乡创业,销售李子的故事,展现了现代农业领域的挑战与机遇。虽然褚橙模式难以复制,但通过创新思维和不懈努力,相信更多像夏蓝宁这样的创业者能够在农业领域取得成功。
年份 | 产品 | 销量 | 出口国家 |
---|---|---|---|
2010 | 李子 | 100吨 | 东南亚 |
2015 | 李子 | 500吨 | 东南亚、欧洲 |
2020 | 李子 | 1000吨 | 东南亚、欧洲、美国 |
在云南省绥江县,一位名叫夏蓝宁的年轻人,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农业的憧憬,回乡创业,将一颗普通的李子变成了品牌。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体奋斗的传奇,更是一段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回乡创业,从一颗李子开始夏蓝宁,一位90后大学生,毕业后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了家乡绥江县。他看中了家乡丰富的农业资源,尤其是“半边红”李子的独特品质。2006年,他毕业后便开始着手回乡创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
他 从提升产品质量入手,通过技术指导和科学管理,确保李子的品质。接着,他利用互联网平台,将李子销售到周边省市,甚至拓展到东南亚国家。他还与生鲜电商合作,扩大销售范围,让更多的消费者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打造产业链,拓展多元化发展 未来展望,携手共进夏蓝宁表示,虽然农业创业的道路充满挑战,但他相信,只要坚持品质至上、创新思维,就能在农业领域闯出一片天地。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回到家乡,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新时代的农业传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