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麦菜霜霉病:一种危害油麦菜的真菌性病害
油麦菜,作为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在油麦菜的生长过程中,霜霉病却成为了它的一大“隐形杀手”。这种病害不仅影响油麦菜的生长,还会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那么,油麦菜霜霉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叶片上出现淡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
在高湿环境下,叶片背面病斑上长出霜状白霉,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
条件适宜时,病菌可以蔓延到叶片正面。
后期病斑枯死变褐,并连接成片,致全叶干枯。
影响油麦菜的生长发育。
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增加种植成本。
油麦菜霜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在种子内或以卵孢在土壤中越冬。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土壤传播:病菌在土壤中越冬,通过土壤传播。
种子传播:带菌种子在播种过程中传播。
空气传播:病菌通过空气中的孢子传播。
措施 | 具体操作 |
---|---|
严格在源头加强控制 | 在收获上茬作物后以及在移栽定植之前,将作物的病残落叶以及杂草彻底清除干净,集中的将其妥善处理好,进行沤肥一定需要通过高温度来发酵消灭病菌;统一对大棚温室里面的表面、架材、过道、畦面以及耳房等消毒处理,我们可以利用臭氧或者是广谱杀菌杀虫剂来给棚室的表面进行熏蒸消毒。 |
科学合理的对田间进行管理 | 利用高畦、高垄或是地膜铺盖进行栽培,适宜的进行稀植。大棚温室管理需要以控制好温差、降低湿度以及增光照为主要。进行小水多浇,不准施用大水进行漫灌,在雨天需要注意棚室出现漏洞,若是有条件的农户最好采用滴灌。施用肥料不能过量的施用氮肥,合理的增加施用磷钾肥,这将会提高作物抗病抗逆能力非常有利。 |
科学的选择农药 | 若是出现轻微的病症时,如果油麦菜还不是很适宜收获,需要尽早的治愈。在刚刚发病的时候可以选择使用40%的百菌清烟剂或者45%的杀菌剂百菌清烟雾剂熏烟治愈,也可以选择49%可湿性粉剂烯酰·锰锌、72%可湿性粉剂霜脲·锰锌、每升722克的霜霉威盐酸盐水剂、每升250克嘧菌酯悬浮剂等药剂进行喷雾,需要注意的是应轮换的使用。 |
油麦菜霜霉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传播途径多样。不良的气候条件,如连续阴天、光照不足,是霜霉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此外,连作地、播种过早、偏施氮肥或缺钾地块,以及田间湿气滞留的地块,也容易引发霜霉病。
油麦菜霜霉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期受害较重。主要症状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淡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叶片背面病斑上长出霜状白霉,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后期病斑枯死变褐,并连接成片,严重时导致全叶干枯。
1. 严格源头控制。在收获上茬作物后,以及移栽定植之前,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和杂草,集中处理。同时,对大棚温室的表面、架材、过道、畦面等进行消毒处理。
2. 科学管理田间。利用高畦、高垄或地膜覆盖进行栽培,适当稀植。控制温差、降低湿度、增加光照,进行小水多浇,避免大水漫灌。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
3. 科学选择农药。在发病初期,可选择使用40%的百菌清烟剂或45%的杀菌剂百菌清烟雾剂熏烟,或使用49%可湿性粉剂烯酰·锰锌、72%可湿性粉剂霜脲·锰锌等药剂进行喷雾。注意轮换使用药剂,以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山东某农户在种植油麦菜的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霜霉病问题。在了解到油麦菜霜霉病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后,该农户采取了以下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农户的油麦菜霜霉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和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油麦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将更加多样化,农户的防治效果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油麦菜霜霉病将不再是困扰农户的难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