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西葫芦种植,需掌握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栽培技术
西葫芦品种繁多,选择合适的品种是成功种植的第一步。例如,法拉丽、冬玉、恺撒、南澳王者等品种都是不错的选择。
育苗是西葫芦种植的重要环节。适宜的播种时间为10月中下旬,苗龄控制在15-20天。追肥应以腐殖酸、黄腐酸及生物肥料加硝酸钾为主,并多喷施叶面肥。
三、定植项目 | 内容 |
---|---|
定植时间 | 缓苗后,选择晴天上午进行。 |
定植密度 | 每667m²定植1500株左右。 |
浇水 | 定植后浇足定植水。 |
田间管理是保证西葫芦高产的关键。
温度管理:白天20-25℃,夜间12-15℃。
水分管理:晴天上午浇水,小水勤浇。
施肥:底肥充足,追肥以复合肥和硝酸钾为主。
植株调整:吊蔓、打叶抹芽、落蔓等。
五、病虫害防治病虫害 | 防治方法 |
---|---|
蚜虫 | 20%速灭杀丁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
红蜘蛛 | 10%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25%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
白粉病 |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5-7天一次,连续喷2-3次。 |
病毒病 | 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的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7-10天一次,连续喷2-3次。 |
西葫芦采收时机很重要。一般根瓜长至250g左右即可采收,畸形瓜、大瓜应及早采摘。
掌握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栽培技术,是成功种植越冬西葫芦的关键。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越冬西葫芦的种植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品种至关重要。例如,我们选择了早青一代西葫芦,这种品种早熟且丰产,非常适合冬季种植。播种时间一般定在10月中下旬,此时气候逐渐转凉,有利于西葫芦的生长。
育苗是确保西葫芦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我们采用营养钵或营养块进行育苗,确保土壤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排水性。在催芽前,先浇一底水,保持土壤湿润。种子处理也很重要,我们通常会浸种1-2天,然后在30℃下催芽30-40小时,直至芽长至0.3-0.5cm。
定植前,我们需要按照行距80-100cm南北向开沟,将剩余的3/5基肥施入沟内,与土拌匀。然后顺沟浇水,水渗一半后将苗接株距45cm摆放于沟中,渗完水后用土封沟。每667m²定植1500株左右。整地施肥是保证西葫芦生长的基础,我们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0kg,磷酸二铵50kg,饼肥150kg,尿素10-20kg。
种植时,彻底浇灌种植水。低温时,先浇根,再浇种植水5-7天。在根瓜座,居住前尽量不灌水。水分管理是田间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晴天上午浇水,要小水勤浇,不可大水漫灌。浇水后及时通风排湿,防止病害发生。
西葫芦是低温作物,白天控制在20-23℃,最高温度不超过25℃。通风量会因为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植株调整也很关键,包括吊蔓、打叶抹芽、落蔓等,以保证植株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西葫芦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使用天王星乳油、灭螨猛可湿性粉剂等,以及定期喷施病毒a可湿性粉剂或植病灵乳剂,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以上具体的实践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越冬西葫芦的种植并非易事,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就能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