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牛养殖助力牛业发展,提升产业效益
直到一批知名牛奶企业和专业化养殖合作社落户昭苏县后,昭苏县把发展褐牛产业作为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褐牛价值才被...
近年来,巩留县紧紧围绕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理念,按照科学化产业布局、体系化产业链条、规范化产业发展、效益化产品提升、指标化考核发展...
从今年5月份开始,县绿牧源牧业公司从新疆运输褐牛,经过5000多公里的路途运到基地后,再经过半个月至几个月的体质恢复及育肥后,体重达到500公斤左右便以每公斤80元的价格销售,目前基地已先后流转肉牛近600头,月纯利润30万元。
通过养殖扩容、生产交易、产品加工、品牌创建等全产业发展,以产成链,发挥产业集聚.... 华凌牛业巩留田园综合体项目促进了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
为了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创业,公司以基地+科技+市场+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更多的农户投入到褐牛养殖中来。烟筒屯镇养殖大户陈振革就看准了机会,在本地建了一处分场,开始了他的褐牛养殖之路。
在华凌牛业巩留田园综合体项目地,与会嘉宾认真聆听华凌牛业集团王玉江副总经理的介绍,了解了华凌牛业通过肉牛养殖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相关情况;随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疆自治区畜牧....多方专家面对面交流,共享了褐牛养殖的先进经验,共同探讨了新疆褐牛一产融合带动二三产业发展的模式,为新疆褐牛产业集群发展把脉助力,也为推动新疆褐牛...
按照技术先进、市场可销、生产可行、效益可观、质量可靠的理念,绿牧源牧业褐牛养殖基地现已发展两处分场,统一饲养标准,统一防治,统一销售,...
目前,巩留县新疆褐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园共养殖了1200头褐牛、2500头西门塔尔牛和700头海福特牛。华凌牛业巩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东...
目前,杜尔伯特县绿牧源牧业公司在优惠政策,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帮扶下,以基地+科技+市场+农户的养殖模式,不断做强做大,发展势头强劲。
牛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新疆褐牛是由国外引入的瑞士褐牛、阿拉托乌牛及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与本地黄牛进行三代以上杂交改良,在山区放牧饲养、经长期选育而成的耐粗饲、耐寒、牧放性能好的乳肉兼用品种牛。其被毛褐色、深浅不一,头顶、角基部为灰白或黄白色,多数有灰白或黄白色的口轮和背线,皮肤、角尖、眼睑、鼻镜、尾帚、蹄均呈深褐色。公司负责人介绍说,新疆褐牛从小生活在新疆的天山脚下,吃的是天山中草药,喝的是天山雪水,肉质细腻,所以新疆褐牛也称“天山牛”。
为尽快占领市场,形成稳定的褐牛养殖发展基地,绿牧源牧业褐牛养殖基地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集产品研发、绿色养殖、科学屠宰、精深加工、品牌销售为一体,实现发展模式由单一向多元、产品供给由低端向高端方向转变。
包括褐牛标准化场地建设、褐牛产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褐牛规模养殖推广应用,以及构建褐牛产业专家团队及技术支撑服务等话题进行交流。
8月31日,“共襄盛举话发展、携手同行‘褐’未来——2023·新疆褐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论坛”和华凌活畜交易市场开业仪式将在巩留县隆重启幕...
基地发展,科技先行。为使褐牛养殖基地能够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不断发展壮大,杜尔伯特县依托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人才项目,为基地配备两名技术专家,从科学饲养、草料配比、疫病防控、市场发展等方面进行指导。
项目 | 内容 |
---|---|
养殖规模 | 1200头褐牛、2500头西门塔尔牛和700头海福特牛 |
月纯利润 | 30万元 |
订单数量 | 每年1800头 |
合作客商 | 齐齐哈尔、哈尔滨、大庆市 |
褐牛养殖助力牛业发展,提升产业效益。已经解释清楚,现在来看褐牛养殖: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昭苏县的转变:从边缘到产业核心
巩留县的发展路径:科学化与效益化
绿牧源牧业公司的实践:从运输到销售
华凌牛业的综合发展:产成链与产业集聚
陈振革的创业之路:抓住机遇,投身养殖
专家交流与经验分享:共同探讨发展模式
新疆褐牛的特色:天山脚下,肉质细腻
褐牛产业论坛:共襄盛举,携手同行
绿牧源牧业褐牛养殖基地目前已与齐齐哈尔客商签订了每年1800头的订单,并与哈尔滨、大庆市客商签定了长年购销合同。同时,基地注册了天录品牌,实现了产销一条龙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