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一种以草鱼为对象的渔业养殖方法

三、草鱼养殖技术方法,一般草鱼可以选择池塘式养殖或者网箱式养殖。草鱼是我国南北地区都有分布的一种淡水鱼。

草鱼养殖技术,一种以草鱼为对象的渔业养殖方法

1、养殖环境与池塘消毒:草鱼最容易生病,养殖无公害草鱼应有专门的养殖基地,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基地周围无污染源,如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农药、生活污水,各种垃圾等都不允许存在。养殖基地应具备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畅通,鱼塘之间互不相通,交通运鱼力便,饲料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条件良好。鱼塘面积以5-10亩为最佳,东西向,水深保持2m左右。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保持10-15cm。冬季鱼池曝晒后,在放鱼种前10天注水10-20cm,每亩用生石灰150kg彻底清池消毒,经2-4天后放水,对注入鱼塘的水源及施入的粪肥须经消毒后入池,防止病菌等有害生物随水流入鱼塘,使池塘造成污染。

2、无公害草鱼养殖技术规范热度:草鱼取也会随之改变,但总体以素食为主,是一种典型的草食性鱼。为中国主要的淡水鱼类养殖对象,草鱼在水产养殖业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3、草鱼怎么养殖?草鱼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池塘养殖草鱼具有成本低、费工少、生长快、易管理等养殖特点,而且草鱼鲜美厚实的肉质也逐步成为消费热点,因此利用池塘进行草鱼的养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行之路。

养殖池塘准备:

项目 要求
池塘条件 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
水源 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畅通
鱼种 健康活泼,规格整齐,体长5-7cm,体重100克左右
饲料 以青饲料为主,配合饲料为辅

4、水质调节:主养草鱼的水质十分重要,要经常保持水质的清新和卫生。要求保证池水“肥、嫩、爽、活”,每隔3-5天添加新水5-10厘米。有长期流动水更好,以增加水体活力,增加溶氧,提高浮游生物的繁殖率。饲料投喂按“四定”、“四看”原则进行,一般每天投喂2次,时间在8-9时和傍晚,上午喂颗粒料,傍晚喂青料,日投喂量:颗粒料为吃食鱼体重的3%左右,以30分钟吃完为度;青料为草鱼体重的30%-50%,以2小时吃完为度。具体投饲量根据季节、天气、水温和摄食情况予以增减,以鱼摄食“八成”饱为宜。

5、优质鱼种的放养:要想养好草鱼,必须选用健康活泼的优质鱼种,鱼种放入前须经消毒处理。第一批在2月中旬前入塘,条件较好的池塘亩放规格为300-500g/尾的大规格草鱼250-300尾,规格在200g/尾以下可放500尾,密度过大或没有清洁流动水要备好增氧机,放养比例按80:20放养模式投放鱼种。

7、草鱼养殖技术新型养殖模式:养殖过程中,根据草鱼疾病发生规律,通过生态安康饲养品种合理搭配和水质生态修复来防控鱼病的发生而无需使用渔药和喷洒农药,回形池种青养鱼模式是某省草鱼养殖的典型模式之一,本文以红仙喜水产专业为例进行介绍。

8、草鱼所患疾病的防治:对草鱼所患的烂鳃、赤皮、肠炎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内服+外用的方法,在预感暴发性疗病到来时可采用注射的办法。

9、草鱼养殖案例分析:根据山区水足草多的特点,推广应用以草鱼为主要养殖对象,采取青饲料为主,配合饲料为辅相结合的投喂方法,注射冻干细胞弱毒疫苗与三联疫苗为防病方法的小池塘流水高产养殖技术,推广应用面积80hm2,结果表明,所应用的养殖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草鱼养殖技术,一种以草鱼为对象的渔业养殖方法
二、草鱼饲料选择与投喂

草鱼以素食为主,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养殖过程中,饲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一般采用青饲料为主,配合饲料为辅。青饲料如水草、浮萍等,富含草鱼所需的营养成分。饲料投喂应遵循“四定”、“四看”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观察鱼类的摄食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通常每天投喂两次,上午喂颗粒料,傍晚喂青料,确保草鱼摄食“八成饱”。

三、草鱼养殖病害防治

以某地一家草鱼养殖场为例,该场采用生态养殖模式,通过优化养殖环境、科学投喂和病害防治,实现了草鱼养殖的高效、绿色。具体措施包括:建立生态养殖池,选用优质鱼种,合理搭配饲料,定期监测水质,科学防治病害。结果表明,该养殖场草鱼产量和品质均得到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因为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草鱼养殖市场前景广阔。未来,草鱼养殖应继续坚持生态、高效、绿色的发展方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草鱼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1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