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苏州市抽检发现鳊鱼抗菌药超标,引发食品安全担忧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标准值
恩诺沙星 666μg/kg ≤100μg/kg
环丙沙星 未检出 ≤100μg/kg
诺氟沙星 未检出 ≤100μg/kg

昨天,江苏苏州市食安办公布了近期市区食品、餐具抽检情况。结果显示,检测总体动态合格率为98.3%,不合格40批次。其中,一批次鳊鱼竟然检测出三种抗菌药超标,引发食品安全担忧。

苏州市抽检发现鳊鱼抗菌药超标,引发食品安全担忧

该批次不合格鳊鱼是从南环桥市场抽样的,为外地养殖。负责人介绍,市区养殖鱼农户多经过专业培训,目前采用新型养殖方式,水体环境好,鱼类健康,用药也少。而若是绿色有机食品,就不会用这些抗菌药。

让人担忧的是,这已经不是永辉超市第一次出现淡水鱼抗菌药超标的问题。此前,在四川、安徽等地的食品安全抽检中,永辉超市查出了至少8批次不合格鱼类。据了解,恩诺沙星也是一种杀菌药,作为兽药,恩诺沙星主要用于动物全身感染的治疗。人长期食用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会出现药物残留和蓄积,影响软骨发育,导致畸形。

除了鸡肉和水产品,在全国各地以往的食品安全抽检中,还出现了猪肉、猪肝、鸡蛋抗菌药超标的情况。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一次抽检中发现磺胺、土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超标。不少人发出疑问:抗菌药超标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抗菌药?

长期暴露可能会导致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呋喃西林代谢物属于硝基呋喃类广谱抗生素,呋喃西林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和急性肝坏死等而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胎副作用。

苏州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专家张宁分析认为,鱼类中抗菌药残留超标,只要不是长期大量食用,对人不会产生危害;若长期食用,不仅会影响人体肠道正常菌群,还可能出现细菌耐药,人一旦生病感染,使用普通抗菌药物,效果不佳。

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鱼类养殖过程中使用抗菌药有严格规定,不仅使用的时候要根据养殖范围、剂量等规范使用,使用之后还要经过一定的休药期,待药物在鱼类体内经过一定时间代谢后,才能上市。

现在监管部门对类似药物超标的食品,检测机制还是相当完善的,一旦检出不合格品,都会马上下架,也可能会追溯到养殖企业。每个地方的市场监管部门,都会定期发布一些水产品检验的报告,从这些信息的梳理中发现,鲤鱼、鲈鱼、鲫鱼、黄辣丁等鱼种,是上榜的常客,有些地方甚至连带鱼都中招了。

近期,市食安办联合我市卫生局、农委、食药监局、粮食局,苏州质监局、工商局、检验检疫局和各区食安办,对蔬菜、大米、肉制品、水产品、进口食品等食品以及餐具,开展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抽检,共抽检2385批次,不合格40批次,总体动态合格率为98.3%。抽检结果显示,不合格餐饮具14批次,不合格食品26批次,其中:4批次蔬菜,农药残留超标;9批次腌渍菜,苯甲酸超标;3批次豆制品,被检出致病菌或山梨酸超标;2批次桶装饮用水,菌落总数超标;3批次速冻食品,致病菌超标;1批次鱼,抗菌药残留超标;个别白糖中霉菌超标;个别菜籽油,被检出含有大豆油。

不合格鳊鱼来自外地养殖,引发担忧
苏州市抽检发现鳊鱼抗菌药超标,引发食品安全担忧
永辉超市 出现抗菌药超标问题 哪些食物常兽药超标?原因何在? 长期食用抗菌药超标食品,影响肠道菌群 监管部门加强抽检,保障食品安全 消费者如何选择安全的水产品?

消费者在购买水产品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关注产品来源地,尽量选择有机认证的水产品。同时,注意查看产品标签,了解产品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如发现不合格产品,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未来展望:加强监管,提升水产品质量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提升水产品质量,是监管部门和养殖企业的共同责任。未来,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大抽检力度,严厉打击不合格水产品,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