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文兴乡蓝莓种植兴起,助力农民增收

在云南省宣威市文兴乡,一片片蓝莓园如珍珠般镶嵌在山间,这是当地农民增收的新希望。只是,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也孕育着挑战。

文兴乡蓝莓种植兴起,助力农民增收
蓝莓种植的兴起

文兴乡的蓝莓种植始于2015年,当时,着期村“三委”敏锐地抓住了扶贫开发和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的产业发展机遇,积极争取到了特色产业项目扶持资金,引导农户种植蓝莓。

着期村购买了8万株蓝莓种苗,并邀请了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传授种植技术。村民们从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的熟练,蓝莓种植已经成为他们增收的重要途径。

技术挑战与市场机遇

蓝莓种植并非易事,从种植技术到市场销售,都面临着诸多挑战。

挑战 应对措施
种植技术不成熟 邀请科技人员传授技术,组织培训,提高种植水平
市场销售渠道不畅 建立合作社,整合资源,拓宽销售渠道
资金投入不足 争取政府扶持,引入社会资本,解决资金难题

尽管面临挑战,但蓝莓市场前景广阔。因为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蓝莓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为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合作社的力量

为了提高种植效率、降低成本,合作社应运而生。合作社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培训、信息共享等手段,促进了种植户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以宣威市兴之蓝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投入420万元,租种土地300亩,安装水罐、铺设管网,带领村民种植蓝莓,有效提高了产量与品质。

农民增收的喜悦

在蓝莓种植的带动下,当地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以朱勋波为例,他带领村民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采用移栽和育苗等方式,精心种植蓝莓。目前,已有部分蓝莓开始挂果,预计两三年后,可采摘,每亩可实现纯收入2万余元。

文兴乡的蓝莓种植,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紫云自治县,有一位名叫陈鹏的林业局副局长,他的工作经历为当地蓝莓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陈鹏曾先后前往辽宁丹东、江苏溧水、山东胶南以及黑龙江伊春等地考察,深入了解蓝莓产业发展现状,为紫云县的蓝莓种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文兴乡蓝莓种植兴起,助力农民增收

曲靖佳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及蓝莓种植采摘工作,平均每年使用零工数量约54900人次,实现村民打工增收约460余万元。园区周边村民每年还可获得土地流转收入,实现了增收致富。

下一步,雅邑镇将持续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打造集蓝莓新品种引进、育苗、无土栽培、仓储物流、学术交流于一体的350亩高标准蓝莓种植产业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

通过发展蓝莓产业,当地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因为蓝莓产业的不断发展,相信更多农民将受益于这一产业,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0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