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开平市荒山变火龙果基地,400亩荒山焕发生机

关于销路,陈福高并不发愁。他现在的客户有十个左右,主要是广东省内的一些批发商,基本上是有多少货,对方就能要多少。

开平市荒山变火龙果基地,400亩荒山焕发生机

决定把村里数百亩的荒地变成火红的玫瑰茄基地,把往昔的荒山变成花海。因为东川干热河谷农业的发展,太空蔬菜、红心火龙果这些新鲜农作物在...

“搞”石油的种起了火龙果

在基地里,记者遇上从佛山前来收果的批发商陈老板。正在分拣火龙果的他表示,陈福高种的火龙果质量不错,在佛山的销量挺好。按照质量,火龙果的批发价格由2-5元每斤不等。

昔日荒山野岭如今焕发生机

陈福高说,种火龙果,平常的工作主要是施肥、除草、杀虫、剪苗等生长过程中的护理工作。他的火龙果种植基地有十几个固定工人,有时候还会请一些临工。他每天早上7点就会起床,给工人们安排一天的工作。

红肉火龙果5月开花,一般是晚上8点半开,第二天就凋谢,所以授粉必须在晚上。陈福高经常和工人一起授粉到凌晨三四点。

主要种植农作物就是甘蔗与玉米,年土地平均收入亩产值不到500元,基本靠天吃饭。改变源于2014年,这一年,通过政府招商引资保山市兴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潞江镇江东村。“公司进驻后, 做的事就是找水源,花了300余万元架设了一条10公里左右的引水管道,解决了白岩村人畜饮水问题,也解决了土地灌溉的问

因为芒果、沃柑、火龙果等热带水果种植规模的壮大,让祖祖辈辈的传统农耕观念已悄然变化。2014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 ...

陈福高说,今年是果树挂果的第二年,一般第三年才开始迎来高产期。他预计今年的亩产量能达到1000斤左右,平均价格应该能卖到3元多每斤。望着工人们摘回来的果子,陈福高露出了笑脸。“正常情况下,我三四年就能回本了。”他期待地说。

光是把土地弄好了还没完,得把苗种上去。那段时间,最多的时候陈福高请了80多个工人。火龙果树必须有“依靠”,否则容易被风吹断。在把地弄好之后,陈福高开始组织工人树水泥柱,算下来,一共树了25000根水泥柱。接着,就是将树苗种上去,每根水泥柱旁边种三四株。他回忆说:“那可是个大工程啊,那段时间我可累坏了。”从开荒到种上树苗,陈福高一共投入了400多万元。

陈福高表示,在火龙果种植过程中,授粉、病虫害防治、留苗等都很重要,同时也怕受到台风影响。“如果刚好在开花的时候碰上下雨天气就糟了,那批花基本上就完了。”他说,天气是搞农业绕不开的一个坎。

陈福高表示,搞农业前期投入比较大,回报比较慢,会面临比较大的资金压力,他希望政府在这方面能够提供一定支持。目前,陈福高并未给自己的火龙果申请成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他说,自己实在太忙了,没时间兼顾这方面的事情,不过他以后肯定会去做这方面工作。

这块红肉火龙果实验基地的主人,是开平市优泽种养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陈福高。

转变女强人回乡当村主任

9专区新品热卖人气好物居家生活服饰鞋包母婴亲子美食酒水一....2015年,刘元谦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承包了400亩荒山岭.

花了三个月时间开荒

2011年7月,陈福高毫不犹豫地租了蚬冈一块400多亩的土地。三年时间里,陈福高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内行,他让这片400多亩的荒山野岭重新焕发出生机。

每年有几十万斤火龙果花被浪费

年份 投入 产出
2011 400万元 0
2012 150万元 30万元
2013 200万元 50万元
2014 300万元 100万元

从门外汉成长为内行

接下来的日子里,放火烧山,开荒,平整土地……七台钩机同时作业,一共花了三个月时间,才算是真正把地弄好,可以开始种苗。记者看到,几个山头间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鱼塘,陈福高介绍:“山里面原来有山坑,里面有水,种也种不了,于是我们就将这些山坑改造成鱼塘,一方面用来蓄水灌溉,一方面也可以用来养鱼。”

取得了亩纯收入30000元的好成果。引进了镇集体经济产业园,成立了罗山花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了产业振兴,农民增收。”徐寨村党总支书记胡宪忠高兴地说。 几年来,徐寨村干群围绕花山林海做文章,经过不懈拼搏奋斗,把荒山变成花园、林海做成产业,村民化身产业工人,花山林海已然成为徐寨村的“绿色银行”。 (图片由罗山县委

当年的荒山野岭,现在已经完全大变样,火龙果树已经长到了1米多高。几乎每株都挂上了红色的果子,挂果多的树有10多个果子,一些树上还有等着开放的花,黄白色,十分漂亮。

不光火龙果可以吃,火龙果花也可以制成干花食用,具有抗衰老、保护心脑血管等多种功效,并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我们这里每年会有几十万斤的火龙果花被浪费掉,主要是我们没有冷库和烘干机,因为资金压力太大了。”

经过对开平市荒山变火龙果基地,400亩荒山焕发生机。的描述,不妨看看荒山变果田,火龙果产业兴的情况。

在开平市蚬冈镇,有一片曾经荒芜的土地,如今却因火龙果的种植而焕发出勃勃生机。这里的故事,正是从一位曾经的石油商人陈福高的转变开始的。

开平市荒山变火龙果基地,400亩荒山焕发生机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和工人们一起工作,从早到晚,从不间断。”陈福高回忆道。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让他从一名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位行家里手。

技术革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种植过程中,陈福高不断引进新技术,提高种植效率。例如,他引进了先进的除草和杀虫设备,将原本需要半个月完成的任务缩短至三天,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授粉挑战:夜以继日,守护果实 丰收在望:未来可期

“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只要坚持下去,回报是可期的。”陈福高表示,他将继续努力,将火龙果产业做大做强,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从荒山到金山:火龙果产业的崛起

陈福高的成功,只是开平市蚬冈镇火龙果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因为火龙果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火龙果产业在蚬冈镇迅速发展。

如今,蚬冈镇的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数千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正逐渐变成金山银山。

从荒山到金山,火龙果产业的崛起离不开像陈福高这样的先行者。他们的努力,不仅改变了家乡的生态环境,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火龙果产业将在更多地方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0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