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茶叶,源于中国广西
作者:农科精灵•更新时间:16小时前•阅读2
年份 | 茶园面积 | 产量 | 产值 |
---|---|---|---|
1989 | 0.78万亩 | 数据暂无 | 数据暂无 |
2008 | 11万亩 | 数据暂无 | 数据暂无 |
2014 | 11.2万亩 | 4909吨 | 30356万元 |
凌云,一个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美丽县城,自古以来便是茶叶的故乡。这里,山水相依,气候宜人,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凌云茶叶产业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迅速崛起,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8年,凌云县以生态茶叶为主导产业,成功入选“中国名茶之乡”,茶园面积从1989年的0.78万亩发展到当时的11万亩,全县21万人口中,茶农占到1/4。
2014年,凌云茶叶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这一年,凌云茶叶产业乘势而上,以有机无公害茶叶闯入国际国内市场。在第三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中,凌云县茶叶企业荣获特等奖3个、一等奖5个。同时,在广西·凌云清明茶市交易会上,茶叶产品总交易量达14.2吨,交易额448.58万元。
除了国内市场的拓展,凌云茶叶还积极寻求国际化发展。2014年11月,凌云县融入“一带一路”的首批凌云白毫茶出口启动仪式在广西凌春投资集团凌春茶业有限公司举行,标志着凌云白毫茶外贸出口实现零的突破,正式迈向国际市场。
为了更好地推动茶产业的发展,凌云县积极构建茶产业链体系。在政府引导下,茶产业从小到大不断蓬勃发展,广西六堡茶企业正抱团开拓市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
凌云茶业发展成功的秘诀在于:以生态立县,立足生态优势,积极探索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6年来,凌云茶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带动了其他特色农业、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未来,凌云茶叶将继续秉承生态理念,不断提升茶叶品质,加强品牌建设,努力实现茶产业的多元化与国际化发展,为县域经济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由凌云茶叶,源于中国广西,正迈向全球市场,寻求国际化发展。引出的思考,延展至凌云茶香,全球共享新篇章。
凌云香茗,香飘四海 —— 广西凌云县茶产业发展纪实
一、从“白毫茶之乡”到全国茶叶产业先锋
早在2008年,广西凌云县便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功入选“中国名茶之乡”。从1989年的0.78万亩茶园,到如今的11万亩,凌云县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全县21万人口中,近四分之一是茶农,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茶叶在凌云县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凌云白毫茶,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2014年,凌云白毫茶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当年4月,凌云县茶叶企业在全国茶叶评比中屡获殊荣,特等奖和一等奖各3个,5个。同年11月,凌云县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举办了首批凌云白毫茶出口启动仪式,标志着凌云茶业正式迈向国际化。
三、科技助力,品质保证
凌云县积极推动茶叶产业科技化、标准化发展。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加大项目投入、扩大有机茶园等措施,不断提升茶叶品质。目前,全县共有8723亩茶园通过有机认证,干茶产量达4909吨,产值超过3亿元。
四、产业链延伸,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凌云县茶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协调发展。以广西“浪伏”茶业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走“科研+基地+公司+品牌+市场”的发展道路,产品多次荣获国际茗茶评比金奖、银奖,并成为2010中国新财富论坛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之一。
五、未来展望:绿色、生态、品牌化
面对未来的发展,凌云县将继续坚持生态、绿色、品牌化的发展方向。以生态立县,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精心打造国际生态品牌,助力茶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