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高产种植技术,旨在提高青椒产量和品质
青椒,这一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蔬菜,不仅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更能促进食欲,提升胃部消化能力。在我国食材市场中,青椒的需求量巨大。贵州,这片土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青椒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只是,如何保证青椒的高产和品质,一直是种植户们关注的焦点。
1.1 苗地的选择与整理
青椒苗床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地块。床土要求肥沃、透气,土壤总孔隙度不低于60%。整地时,需将有机肥与土壤充分混合,为青椒的生长奠定基础。
1.2 浸种催芽
播种前,需对青椒种子进行浸种催芽,以提高种子成活率。一般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然后在清水中清洗,晾干后进行催芽。
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覆盖薄土。播前1天充分浇足底水,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
出苗后,要及时淋水保持湿度,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夜间17℃左右。当苗长到2叶1尖时,施0.2%复合液肥;4叶时施第2次液肥;移栽前1天再施1次液肥。
壮苗是青椒高产的基础。壮苗的标准是叶片肥厚、叶色浓绿、幼茎粗壮、根系发达。一般苗龄在90天左右,具有10~14片叶且现大蕾时的秧苗移栽较适宜。
当苗龄25~30天即可定植。一般行距45~50cm,株距25~30cm,每公顷植5.25万~6万穴。采用浅沟定植,以后逐渐堆成垄。
定植后,青椒田干旱时注意浇水,雨天注意排水。定植7天后用75kg/公顷复合肥对水淋根浇提苗肥。追肥以氮肥为主,结合磷、钾肥。每采收2批果后施肥1次,用复合肥225kg/公顷,钾肥150kg/公顷,尿素75kg/公顷。在果实生长盛期每隔10~15天还应喷施1次叶面肥。
病虫害 | 防治方法 |
---|---|
疫病 |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64%杀毒砚500倍液+20%龙克菌500倍液喷雾。 |
病毒病 | 2%好普水剂500倍液+0.014%云大120水剂1000倍液喷雾;3.85%病毒必克水剂500倍液喷雾。 |
枯萎病 | 40%五氯硝基苯600倍液+88%水合霉素1000倍液+15%施尔得500倍液灌根;40%瓜枯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加收米水剂500倍液灌根。 |
蚜虫 |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03%莫比朗乳油2000倍液喷雾。 |
为弥补夏季蔬菜淡季市场对青椒的需求,采用遮阳网覆盖技术,可人为地创造青椒生长的小环境,以促进其健壮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整地至少应在定植前20天进行,对土质较紧的生地要求深翻2次。移栽前每公顷施优质有机肥7.5万~9万kg,过磷酸钙33~375kg。基肥应撒施与沟施相结合。
青椒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定植前要作好灌排渠道,短灌短排,使土壤湿度均匀,雨后田间不积水。
3.1 勤浇缓水
采用勤浇缓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抢在高温来临前封垄,等气温稍降再通过追肥浇水使植株恢复长势,进入又一次开花座果,促进新枝新叶萌发从而提高产量...
磷对花的形成和发育有重要作用,钾则是果实膨大的必需元素。生产中必须做到氮、磷、钾互相配合,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搞好追肥,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5.
青椒高产种植技术,不仅需要掌握科学的栽培方法,还需要注重病虫害防治和营养管理。通过合理的种植技术和精细化管理,才能保证青椒的高产和品质,为我国青椒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青椒疫病发病时,叶部斑呈水渍状,暗绿色斑点或不规则大斑,易落叶。防治方法: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枯萎病病株基部皮层呈水渍状腐烂,维管束变色,全株枯萎,叶片发黄。防治方法:40%五氯硝基苯600倍液+88%水合霉素1000倍液+15%施尔得500倍液灌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