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畦冬育莴苣苗:在冬季利用阳畦设施培育莴苣幼苗的技术
莴苣,这个冬季的绿意,如何在严寒中破土而出?阳畦,这个古老的农业智慧,如何在现代农业中焕发新生?今天,我们就来揭秘阳畦冬育莴苣苗的技术奥秘。
莴苣的播种时间,一般在8月中旬至10月之间,而定植时间则在10月中旬至11月之间。这样的时间安排,既保证了莴苣在冬季的充足生长,又能在来年春季提前上市。
步骤 | 详细说明 |
---|---|
育苗 | 苗床的底肥不宜过多。苗齐后,按照苗间距3-4cm的规格进行间苗,间苗后,追施0.3%尿素溶液或者是稀薄粪水,促进幼苗的生长。 |
播种 | 播种前7~10天,给阳畦扣上塑料薄膜,夜间要加盖草苫,尽量提高阳畦内的地温。苗床肥以腐熟的有机肥和速效肥为主,备好床土后,施入适量土壤杀虫灭菌剂,使之与床土混合拌匀,浅翻,耙平畦面,浇小水,待水渗下后,把种子均匀撒播在畦面上,然后覆盖0.5厘米的拌过药的细土,完后立即封严阳畦,夜间加盖草苫。 |
苗床管理 | 莴苣比较耐寒,在冬季一般采用阳畦育苗,要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采光充足的地块。幼苗出土前,草苫应晚揭早盖,不通风,以利于出苗。 |
莴苣在春季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以提前上市抢占市场空白,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眼下又到了春莴苣育苗的时间,下面把育苗技术给大家介绍一下,供菜农参考。
当苗子长到5~6片叶子时,选择粗壮、叶大、节间短的壮苗为生产用苗,要及时淘汰掉高脚苗、弱小苗和病苗。定植前10天左右,逐渐加大苗床的通风量,达到白天不盖膜,夜间盖上,当遇到大风降温天气时要加盖草苫,防止遭受冻害。通过低温炼苗,增强苗子的抗寒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提高苗子的成活率。在3月中下旬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覆盖地膜定植。
幼苗出土前,草苫应晚揭早盖,不通风,以利于出苗。当幼苗出土后可以适当通风,打两个气眼,防止温度过高造成幼苗徒长。这时,草苫要早揭晚盖,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当苗子长到2~3片真叶时,要进行分苗,分苗床长一般在8米左右,分苗土用田园土加腐熟的有机肥和复合肥拌成营养土,装入营养钵内,选择健壮的苗子移栽到营养钵内,浇水后封膜,不通风,过5~7天后再适当通风。结合浇水打药2~3次,以防止霜霉病和菌核病等常见病害。
解释完阳畦冬育莴苣苗:在冬季利用阳畦设施培育莴苣幼苗的技术。,现在来解读阳畦育莴苣,冬季暖苗宝。
在寒风凛冽的冬季,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田野中绽放。这就是利用阳畦技术培育莴苣苗的神奇魅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项技术,看看它如何让莴苣在严寒中茁壮成长。
阳畦的搭建需要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采光充足的地块。这样的环境有利于莴苣苗的生长,同时也有助于抵御冬季的寒冷。在播种前,需要对阳畦进行细致的整理,包括施肥、翻土、浇水等步骤。这些工作都是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莴苣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肥料和水分。追施肥料时,可以选择0.3%的尿素溶液或者是稀薄粪水。这些肥料能够为莴苣苗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其健康成长。同时,水分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土壤的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
在莴苣苗长到一定大小后,就可以进行定植了。定植时,要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并覆盖地膜,以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莴苣的收获时间通常在4至5月份,具体的收获时间要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来定。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精心管理,莴苣苗在阳畦中茁壮成长,为冬季的餐桌增添了一抹绿色。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提高了莴苣的产量和品质,也为菜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