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建芬,一位农村妇女
驴养殖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养殖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也逐渐多样化、精品化,而且要绿色,驴肉及下水等制品非常受人们喜爱的,看到商机的卢建芬对她的养驴致富路又有了新的打算。今年45岁的田彦林是军户农场的居民,2013年8月查出患有肝病,在新疆医学院住院治疗期间,医生建议让他喝驴奶粉作为辅助药品,经过多方打听,田彦林找到了卢建芬的养驴基地。
卢建芬说,驴乳和人乳成分接近,富含功能性乳清蛋白与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延寿、增强抵强力、免疫力、保肝护胃、美白肌肤的独特功效,奔着驴奶的独特功效,越来越多的人纷纷到这里购买驴奶,仅驴奶这份收入,每年就能挣20多万元。卢建芬说:“驴奶产奶旺季是5月-9月份,平均每天产奶20多公斤,淡季的时候是10来公斤,每公斤驴奶是100块钱,每天都有人来拿,基本上是供不应求。”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浑身上下都是宝,驴肉、驴奶、驴皮个个都是增收法宝,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宁州户村卢建芬就是靠着养驴走上了致富路。
卢建芬今年45岁,她和丈夫王新荣从2008年开始养驴,刚开始养了50多头驴,在驴奶驴肉没有得到消费者认可的时候,第一年她就挣到了5万多元,虽说收入不多,但卢建芬坚信因为农用机械代替驴做生产工具,养驴并将成为特色养殖。卢建芬说:“驴奶具有补血、益气、补虚的保健功效,驴皮还是熬制阿胶的上等药材,驴肉一年下来就能挣到20多万元,也是供不应求。”
里种了380亩地,按理说这日子过得也就算不错了,但勤奋的夫妻俩总想让这日子再好一点。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听说发展养驴是一条致富的门路后,俩口子动心了,于是在2010年,他们一下...
4月22日,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新荣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建芬显得格外高兴,去年她养的100多只肉驴开始产奶,每天都有乌昌地区的顾客到这里购买驴奶。
卢建芬说:“目前,呼图壁县驴肉餐馆还比较少,今年秋天打算开个餐馆,做驴肉饺子、驴肉火烧,把养驴的产业做的再大一点。”
年份 | 养殖规模 | 收入 |
---|---|---|
2008年 | 50多头驴 | 5万多元 |
2010年 | 100多头驴 | 20多万元 |
至今 | 规模不断扩大 | 持续增长 |
谈完卢建芬,一位农村妇女,通过养驴实现脱贫致富。,接下来聊聊农村妇女养驴脱贫,驴产业新趋势。。
在广袤的农村田野间,驴产业正悄然兴起,成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径。这一现象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驴奶:绿色食品的新宠因为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绿色、健康的食品成为首选。驴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绿色食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新疆呼图壁县,卢建芬就是凭借养驴,尤其是驴奶,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
卢建芬,一位45岁的农村妇女,2013年因肝病住院,医生建议她饮用驴奶粉作为辅助治疗。在了解到驴奶的独特功效后,卢建芬决定投身养驴行业。她 在自家农场养殖了50多头驴,并逐渐扩大规模。如今,她的养驴基地已成为当地驴奶的主要供应地,每年仅驴奶一项,就能为卢建芬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自古以来就是美食中的佳品。在卢建芬的带动下,呼图壁县的驴肉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卢建芬不仅养殖驴奶,还积极拓展驴肉市场,将驴肉加工成各种美食,如驴肉饺子、驴肉火烧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2010年,卢建芬成立了新荣养驴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与周边乡镇及县市养殖户共同成立了“养驴协会”,共同推动驴产业的发展。目前,呼图壁县的驴肉餐馆数量逐渐增多,驴肉已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美食。
驴皮,作为传统药材熬制阿胶的主要原料,也成为了卢建芬致富的另一法宝。她不仅自己养殖驴,还积极推广驴皮的使用,带动了当地阿胶产业的发展。
卢建芬表示,因为养驴产业的不断发展,她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产品品质,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多机会。同时,她也希望能够带动更多农村妇女参与到养驴产业中来,共同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未来展望:驴产业的新机遇因为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驴产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卢建芬的养驴之路,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写照。未来,驴奶、驴肉、驴皮等驴产品有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驴产业将为农村妇女提供更多致富机会,助力乡村振兴。让我们期待驴产业在未来能够创造更多辉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