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阆中石龙镇獭兔养殖兴起,收购销路畅通无阻

汪涛盘算一番,除去成本,每只獭兔能赚四五十元。他曾任职于鹤峰乡广播电视站,去年初,他辞去公职,回到家乡,投资32万元,搭建了4000只规模的獭兔养殖场,深入研究獭兔养殖技术,当年净赚8万多元。去年秋季,汪涛引进了优良品种“八点黑”进行繁殖,今年计划獭兔养殖净赚10万元以上。

阆中石龙镇獭兔养殖兴起,收购销路畅通无阻

那天,和张德六一样,慈云村还有十多户贫困农户出售了成品獭兔,赚得了养殖獭兔的第一桶金。

对于阆中市石龙镇慈云村的六旬老人张德六而言,他养殖的兔子就是他的宝贝。不仅如此,扶贫工作组还协调帮助张德六与阆中兴旺獭兔专业合作社签订了獭兔保底销售合同。鉴于张德六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养殖技术,驻村扶贫工作组成员为他制定了獭兔养殖发展规划。

张德六这次共出售了66只成品獭兔,收入3800多元。他告诉笔者:“养殖獭兔刚开始,技术和管理还在摸索中,但现在看到能赚到钱还是很高兴,比种庄稼好多了。政府帮我们签订了保底销售合同,不愁销路,我们养得踏实,只赚不赔。”

据悉,石龙镇与阆中市兔业协会加强合作,针对养殖热情高、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贫困户,为降低獭兔养殖贫困户的市场风险,确保养殖见到效益,村上还与市兔业协会签订了獭兔保底销售合同,在市场行情的基础上,按最低价每斤不少于10元的价格收购成品獭兔,让贫困户养得放心,有赚头,增强其信心。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9月14日,对阆中市石龙镇慈云村獭兔养殖农户是一个喜悦的日子,这一天,该村贫困户养殖的第一批獭兔即将出栏销售。

近年来,洪山镇积极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将獭兔养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并坚持走“小群体、大规模”的路子,促进农民增收。张素珍是洪山镇得阳村回乡创业的大学生,2011年在镇政府的帮助下,盖起了两...

獭兔养殖:致富新途径的实证分析
养殖户 养殖规模 收入 时间节点
汪涛 4000只 8万多元 去年
张德六 66只 3800多元 今年
杨治培 1000多只 3万元以上 春节前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獭兔养殖在石龙镇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通过政府引导、合作社支持,以及订单养殖模式,有效降低了养殖风险,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獭兔的信息想要了解,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獭兔频道详细了解。

上午9点,阆中市兴旺獭兔专业合作社收购獭兔的车子就开到杨治培家。合作社工作人员按合同协议,对4.5斤以上的獭兔进行了全面收购。不一会儿,收购的成品獭兔就装满了8箱。

长期以来,青川畜牧养殖靠农民一家一户放养,不成规模,没有市场竞争力。在恢复重建中,该县坚持农房重建与产业发展并举,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引进...

阆中石龙镇獭兔养殖兴起,收购销路畅通无阻。讲清楚了,接下来是石龙镇獭兔养殖,拓宽销路新典范。。

养殖新模式,农民增收新路径
阆中石龙镇獭兔养殖兴起,收购销路畅通无阻
订单养殖,消除后顾之忧 合作共赢,共筑产业扶贫梦 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未来展望,共绘美好蓝图

石龙镇党委政府结合本镇实际,在该镇慈云村引导贫困农户发展风险小、门槛低、效益高的獭兔养殖。为降低獭兔养殖农户的市场风险,石龙镇党委政府引导农户采取“协会+合作社+养殖户”的模式推行订单养殖,形成“产—供—销”的链条,有效解决养殖农民“难卖”的后顾之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