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关注品种特性与饲养管理
在广袤的农村田野上,小尾寒羊以其独特的品种特性和高效的繁殖能力,成为了众多养殖户的宠儿。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尾寒羊的养殖技术,从品种特性到饲养管理,为您一一揭晓。
小尾寒羊,原产于我国黄河中游地区,以其体型匀称、体质结实、适应性强而著称。
体型匀称:小尾寒羊体型紧凑,四肢强健,适应各种地形。
繁殖力强:小尾寒羊的繁殖率高达267%,母羊产羔率稳定,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生长速度快:小尾寒羊早期生长发育迅速,肉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保证小尾寒羊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1. 营养管理
小尾寒羊的饲料应以优质粗料为主,搭配适量的精料。
饲料种类 | 比例 |
---|---|
青干草 | 35% |
玉米秸秆粉 | 37% |
豆饼 | 5% |
棉饼 | 4% |
玉米 | 14% |
添喂磷酸脲:每日每只羊添加10克左右磷酸脲,平均日增重提高26.7%。
添喂瘤胃素:每公斤日粮添加瘤胃素25毫克~30毫克,日增重提高35%左右。
添喂杆菌肽锌:每公斤混合料中添加10毫克~20毫克,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体重。
羔羊断奶后和入秋时分别驱虫一次,常用的驱虫药有硝氯酚、硫双二氯酚、丙硫咪唑等。
4. 早期断奶小尾寒羊传统的断奶时间多在3-4月龄,但试验证明,2月龄断奶育肥同样可行,有利于提高繁殖率。
5. 适时屠宰小尾寒羊养殖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品种特性、饲养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通过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相信您的小尾寒羊养殖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小尾寒羊的信息想要了解,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小尾寒羊频道详细了解。
高效管理:关键步骤解析添喂磷酸脲。这是一种新型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有助于反刍动物补充氮磷。每日每只羊添加10克左右,平均口增重可提高26.7%。
本地化案例:山东梁山养殖场实践分享一、放牧范围。养殖场根据当地地形和气候条件,合理规划了小尾寒羊的放牧范围,确保羊群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二、精细饲喂。养殖场采用青干草、玉米秸粉、豆饼、棉饼、玉米等原料,科学搭配饲料,使羔羊半年左右出栏,日增重平均在200克以上。
三、适时屠宰。养殖场根据羔羊的生长情况,选择在5月龄至6月龄进行屠宰,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