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湘潭村民养兔年入400万,揭秘农村致富新路径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家婚丧喜庆酒席的档次也在不断提高,在湘潭县谭家山镇,如今办酒席更多了一样新菜品——兔肉。肉兔来自本镇荷叶坝村养兔大王——“兔哥”刘中文的家兔养殖专业合作社。

湘潭村民养兔年入400万,揭秘农村致富新路径

村民通过养兔,每年能赚到400万元以上,而兔哥一年纯收入在20万元左右!

1994年,刘中文开始转行养兔。刘中文说,当初选择养兔,一是因为养兔投资不多,且繁殖率高,二是草食的兔子疫病少,易防治,三是养兔的人不多,市场稳定,风险不大。

四年的养殖经历,让左宏鹏成了远近闻名的养兔专家、致富带头人。小编语: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强。

开始养兔时,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的家兔饲料,刘中文只得用干、鲜草料辅以鸡饲料来养兔。2012年起,刘中文开始自己琢磨开发兔用饲料,并于2014年开发成功,他在饲料中加入了多味中草药,不仅能提高兔子的免疫力,减少疫病防治成本,喂出的兔子肉质更鲜美。如今,刘中文办起了兔用饲料加工厂,产品除自家兔场用外,主要供应给合作社的合作伙伴。

她凭养兔富裕的同时,积极将养殖经验传播到四邻八乡,带动了一个又一个农村妇女……。村民王玉琴说:那时候爱莲种地膜玉米,谁会相信会比传统种植效益更高?

作为养殖专业户,刘中文一开始养的是猪和鸡。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刘中文就开始尝试着养猪养鸡,规模最大时存栏猪超过100头、鸡超过1000羽,是当地出了名的养殖专业户。由于当时信息不灵,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大起大落的行情让刘中文老是跟不上节拍,不仅没有赚到钱,连老本也赔了个精光。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兔子的信息想要了解,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兔频道详细了解。

每年能赚2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出售种兔和的利润。乡亲们看到刘中文养兔子赚了钱,就纷纷跟着养起了家兔,现在荷叶坝村及邻近地区养兔专业户达100余户,年出栏商品兔总规模达10万只。从1994年10只种兔起步到现在,规模扩大了1万倍,村民每年靠养兔能挣到400万元以上,“兔哥”刘中文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大哥。

该合作社采取“四统一一回收”、“农户抱团发展”等合作机制,利用兔业扶贫基地,通过农户分散养殖和入股集中养殖两种模式,带动村民养兔致富……

现在刘中文的养兔场存栏母兔200只,商品兔1000余只,年出栏5000多只。每只商品兔成本为20元,市场售价为60元,纯利40元,也就是说,刘中文每年能赚2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出售种兔和饲料的利润。

谭家山镇经济办负责人说,刘中文养兔不仅带领乡村致了富,还改变了谭家山一带农家酒席的风味。

刘中文抱回10只种兔,开始养兔,由于兔子一月一胎、一胎多仔,所以发展很快,以至于后来不得不采取措施控制繁殖周期,改为两月一胎,这不仅提高了仔兔成活率,也提高了仔兔的体质,生长更迅速,三个月就能长到4斤左右出栏。

我们见到刘中文时,他正准备去兔舍喂兔。问及他的年龄时,我们才明白人们为什么叫他“兔哥”了,原来刘中文出生于1962年,属虎,比1963年属兔的大一岁,理当是哥。同时,今年53岁的刘中文养兔已有21年历史,是当地养兔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户,更是中文家兔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领头大哥”。

讲完了湘潭村民养兔年入400万,揭秘农村致富新路径。,我们再聊聊湘潭村民养兔创富,农村致富新案例。

在湘潭县谭家山镇,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一场关于兔肉的革命正在悄然上演。这里的村民们,通过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不仅改善了生活,更是开启了一条致富新途径。

兔子变成金蛋,农村新风尚兴起
湘潭村民养兔年入400万,揭秘农村致富新路径
从养猪养鸡到养兔,转型之路的选择

刘中文的养兔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尝试养猪养鸡,却因市场波动和行情不明朗而赔钱。1994年,他选择了养兔,理由简单而实际:投资小、繁殖快、疫病少、风险低。这一选择,不仅让他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致富路,更带动了整个村庄的发展。

自家研发饲料,打造绿色养殖品牌 养殖经验分享,助力妇女脱贫致富

“兔哥”刘中文不仅在养兔上取得了成功,他还积极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周边村民。许多农村妇女在他的帮助下,通过养兔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王玉琴就是其中一位,她表示,以前种地膜玉米的收入有限,如今养兔让她看到了希望。

合作社模式,共同致富新路径 展望未来,兔业发展潜力巨大

从10只种兔到1万倍的增长,刘中文和他的合作社用实践证明了养兔致富的可行性。未来,因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兔业发展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更多农村家庭的致富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0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