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放流紫彩蛤蜊超千万粒,助力海洋生态修复
记者了解到,通过开展渔业生物增殖放流,沿海形成了一定的放流生物捕捞群体与繁殖群体,增加了日照市沿海捕捞品种资源量,补充了捕捞群体和亲本群体,对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促进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海洋宣传日即将来临之际,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开展全国海洋宣传日暨公益性增殖放流活动,积极落实海洋强省战略,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放流物种 | 放流数量 | 放流地点 |
---|---|---|
黑鲷鱼 | 23万余尾 | 日照市岚山区海域 |
紫彩血蛤 | 1000余万粒 | 日照市两城河口区域 |
波纹巴非蛤 | 约300万粒 | 深圳市南海海域 |
近年来,紫彩血蛤自然分布于日照海区潮间带,俗名扇子面,为经济贝类,其壳薄味鲜,出肉率高,也是日照的特色海鲜之一。但近年来自然资源量持续下降,为了保护日照海区野生紫彩血蛤种质资源,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从两城河口区域收集野生紫彩血蛤亲贝开展规模化苗种培育,并将培育出的苗种在采集地进行增殖放流,这有效保护了日照市的野生紫彩血蛤资源,同时维护了生态平衡。
在第二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中,海阳市同步进行了增殖放流活动,投放500多万尾海洋生物,用于修复海洋渔业资源。游客张春雨一家来自河南,得知有海洋放鱼节,一大早就带着孩子过来公益放鱼,想通过这种活动,让孩子亲近大自然,爱护海洋环境。
本次活动根据深圳市海洋新兴产业基地项目和西气东输香港支线海底管道临近采砂区安全隐患治理试验段工程海洋生态补偿实施方案要求而开展,现场放流波纹巴非蛤约300万粒。这是南海海域常见的、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贝类和经济物种。
深圳此次试点海洋生态补偿与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是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本次放流活动共投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梭子蟹、许氏平鲉、半滑舌鳎5个物种,共计总量为500万尾。此次活动的开展,对于丰富近海渔业资源,促进海洋生物多样化,保护改善海洋生态具有积极意义。
日照放流紫彩蛤蜊超千万粒,助力海洋生态修复。已经明确了,接下来是紫彩蛤蜊放流,海洋修复新实践。
增殖放流,为海洋生态的修复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加大海洋生态修复力度,让海洋生态恢复生机,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海蓝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