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莲藕与鲶鱼立体种养技术,结合水陆资源

一、莲藕的栽培技术要点

莲藕鲶鱼的立体种养技术,是一种结合水陆资源的创新农业模式。它不仅能提高莲藕产量,还能增加经济效益。

莲藕与鲶鱼立体种养技术,结合水陆资源
步骤 要点
施足底肥 每公顷施用人粪尿30000千克,绿肥或农家肥75000千克,或惠满丰有机质颗粒肥750千克。
除草、摘叶和摘花 荷叶封行前,结合施肥拔除杂草插入土中作肥料。定植后一个多月左右,浮叶逐渐枯萎应摘除。如有花蕾发生,要连同花梗折断。
追肥 在藕长到有6-7片荷叶和结藕开始后分2次追肥,每公顷共追用人粪尿3500千克。
藕池水位调节 温度低于15℃莲藕停止生长,温度太高也不利于生长,适宜的温度是21-25℃。因此,藕池的管理,主要通过放水深浅来调节温度。
步骤 要点
投放鱼苗 自然界日平温度达到20℃左右时,开始投放鲶鱼,建议投放体长10-12厘米的大鱼苗,每公顷水面投放7500尾。
饵料投放 生产期间基本不用人工投放饵料,可以利用水体水自然产生的浮游生物和小鱼虾、昆虫满足鲶鱼的需要。
三、莲藕与鲶鱼立体种养模式的优势

提高莲藕产量:通过立体种养,莲藕产量可提高25%以上。

增加经济效益:每公顷可产鲶鱼7000多千克,莲藕可产37500多千克。

降低生产成本:立体种养模式下,可减少肥料、饵料等投入。

保护生态环境:立体种养模式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四、实践案例

在河北省馆陶县魏僧寨镇东村,大学生村官刘鹏带领村民开展了莲藕与鲶鱼立体种养。经过几年的发展,村里莲藕种植面积发展到80多亩,村民收入显著提高。

鲶鱼作为一种杂食性鱼类,对食肉有着特别的喜好。它在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害虫的同时,也需要人工投喂大量的肉食饵料。而鲶鱼排泄出的粪便,则大大提高了池塘的肥力,与莲藕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提高了莲藕的产量,还能有效减少水体中的害虫,实现绿色环保的农业种植。

莲藕与鲶鱼立体种养技术,结合水陆资源

在实施莲藕与鲶鱼的立体种养时,有几个关键的技术要点需要掌握。在荷叶封行前,要结合施肥拔除杂草,并将杂草插入土中作为肥料。此外,莲藕植株庞大,需要大量的肥料,增施有机肥可以减轻藕身附着的红褐色锈斑,同时促进水体产生大量的浮游生物。

三、实例分享:东村大学生村官的创业之路 四、细节管理:藕池的水位与温度调节

藕池的水位和温度管理对莲藕的生长至关重要。在莲藕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水深以适应温度变化。例如,在藕长到有6-7片荷叶和结藕开始后,分两次追肥,每公顷共追用人粪尿3500千克。同时,通过放水深浅来调节温度,确保莲藕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生长。

在鲶鱼的饲养方面,建议投放体长10-12厘米的大鱼苗,每公顷水面投放7500尾。这种密度下,鲶鱼可以通过水体自然产生的浮游生物和小鱼虾、昆虫来满足其食物需求。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藕池点灯诱蛾,或向水体中投放屠宰的下脚料,如鸡鸭鹅肠类,以增加鲶鱼的饵料来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0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