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山东乳山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技术,针对牡蛎养殖问题

因为海洋渔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业和捕捞业浅海养殖成为新的突破口,其中,太平洋牡蛎养殖因其品质好、产量高、病害少、风险小等特点,备受关注。

山东乳山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技术,针对牡蛎养殖问题

只是,传统浅海养殖模式受季节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产量和品质难以保证。为此,山东乳山推出了一种创新的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技术,为牡蛎养殖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技术特点

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技术采用太平洋牡蛎筏式养殖、换季生产的新模式,探索出太平洋牡蛎早春在本市进行人工育苗,4—8月份在烟台、威海、荣成等地进行前期暂养,9月至翌年4月份在本地海区进行1—2茬筏式育肥养成的生产模式。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充分利用当地海区育肥优势,提高养殖效益

采用筏式养殖,降低病害风险

换季生产,避开夏季高温,提高成活率

提高牡蛎肥满度,提升产品质量

经过5年试验,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乳山实施该技术,经过65天的育肥,牡蛎肥满度达到12%-15%,成活率为80%左右,重量增加10%-15%,亩产量7000kg。

养殖模式优势
项目 传统养殖 筏式育肥养殖
饵料生物繁殖 较低 较高
病害风险 较高 较低
成活率 较低 较高
肥满度 较低 较高
产量 较低 较高

由此可见,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养殖技术在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病害风险、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乳山市的海域,一场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因为海洋渔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滩涂养殖已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只是,浅海养殖在面临诸多挑战时,乳山牡蛎筏式育肥技术应运而生,成为高效养殖的新典范。

浅海养殖的挑战与机遇
山东乳山太平洋牡蛎筏式育肥技术,针对牡蛎养殖问题

面对挑战,乳山市的渔民们并未退缩,而是积极寻求新的突破。他们发现,太平洋牡蛎具有体型大、生长快、味美、出肉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是浅海滩涂牡蛎养殖的优良品种。

技术创新引领养殖新篇章 实践成果助力产业发展

这一成果得益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山东省乳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下属企业——山东乳东水产食品有限公司长达5年的不懈努力。他们共同攻克了技术难关,为乳山牡蛎养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共谋发展新篇章

乳山牡蛎筏式育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浅海养殖产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乳山市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动养殖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同时,乳山市还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海洋养殖产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全国海洋养殖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0340.html